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
A.黑、吉B.新、湘C.豫、晋D.冀、赣
2.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
A.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2018-10-05更新 | 826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目前,我们认识到微塑料主要有两个来源:生产时尺寸就在微米级的原生微塑料,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大塑料经过光照、氧化、机械磨损等作用降解而成的次生微塑料。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瓶装水、自来水、食盐、海产品、外卖包装以及大气中都检测到了数量不同、形状各异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例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

3 .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中影响明显的是(     
A.甲增强B.乙减弱C.丙减弱D.丁增强
2.下列地理现象和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逆辐射强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吸收作用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D.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大气的散射作用
2022-02-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甲部)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N)64504030200
可能总辐射(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
有效总辐射(W/m2)54.471.798.2120.8132.7108.8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天气D.大气透明度
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22-0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甲部)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而闻名,其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6。21世纪初,鄂尔多斯经济开始快速崛起。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新城成为“鬼城”。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向“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转变,还建成了绿色农畜产品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枯竭B.国际原油减产
C.楼市泡沫破灭D.环境质量恶化
2.鄂尔多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意义有(     
①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威胁②再利用矿区的大量废弃土地
③提高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④保障稳定向国际市场投放畜产品作用巨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     
A.郊区城市化阶段B.再城市化阶段C.大城市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受气候影响,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
③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7-20更新 | 277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
2.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有机质含量B.质地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土层厚度
2020-11-07更新 | 1010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青藏高原海拔高,范围大,对盛行西风具有分流作用,冬半年西风带南移,在青藏高原南部形成强烈的南支气流;同时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具有加强作用,使其南侧的西南季风在6-9月盛行。

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南支气流和西南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南支气流主要经中南半岛到达昆明
B.冬季,盛行西风南支气流使昆明温暖且干燥
C.夏季,西南季风被青藏高原阻挡,对昆明影响很小
D.夏季,拉萨的降水与西南季风无关
2.5月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月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②气压带风带移动 
③西南季风未到,降水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020-04-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图1为火山喷发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3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2:2017年11月以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持续喷发,当地机场被迫临时关闭,印尼政府也对附近居民进行了疏散。




(1)火山喷发是地球______(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阿贡火山喷发到地表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上地幔顶部的______层。
(2)图2中,甲代表______岩,乙代表______岩,丙代表______岩,②代表______作用,③代表______作用,阿贡火山喷发后在附近新形成的岩石可能属于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图3中N处岩石类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甲、乙、丙、丁)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____________,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
(4)丁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如果修建隧道,应该选在图3中______(甲、乙)处,请写出你的2个理由______
(5)从地球的外部圈层来看,火山喷发时受污染较大的圈层是______圈。火山喷发虽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不利影响,但在印度尼西亚,许多村庄仍然分布在火山山麓周围,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带来的______沉降到地表后,可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
2020-10-23更新 | 48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两大洲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广阔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     
① 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③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④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