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外辐射虽然在太阳能量的总通量中占比不大,但是研究紫外辐射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之所以没有遭受过量的紫外辐射,是因为受到臭氧层的保护。如果大气臭氧层这个“保护伞”遭受严重破坏,人类将遭受强烈的紫外线,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紫外辐射由于受日地距离和臭氧、云层等各种大气消光因子的削弱作用,不仅有明显的日际变化,而且日变化也很大。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晴天和阴天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剂量率日变化情况。



(1)指出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并说明该大气层的主要特点。
(2)据图说明该地云层对地表生物有效紫外辐射剂量率的影响。
(3)试从个人防护角度,为降低紫外辐射带来的危害提出应对措施。
2023-1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通车,海中桥隧主体工程横跨伶仃洋(珠江 口)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其中海底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中国首 创的深插钢圆筒 快速筑岛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工程记录,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中国的“铁人”精神。


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B.加大桥面宽度C.便于大型轮船通行D.减小施工难度
2.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维护需要克服自然障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抵御台风及强台风的侵袭       ②抗击海浪、风暴潮的洗礼       
③减轻泥沙淤塞、海水对设 施的腐蚀       ④ 防止工程对沿岸生态环境的破坏
⑤克服对轮船航运、飞机飞行的干扰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3.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正确的是(       
①展示我国造桥技术水平由大国迈进强国       ②缩短港珠澳三地通行里程,提高通行时间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人才交流经济发展       ④利于维护珠江三角洲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19-01-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合理的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结构不稳定、病虫害增加及减产等问题。今年山东省将对全省秸秆覆盖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并继续在全省设立秸秆禁烧区和秸秆限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焚烧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不能做到的是(     
A.增加农民收入B.减轻病虫害危害
C.加重农户负担D.增加土壤有机质
2.山东省燃烧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     
A.水稻秸秆B.春小麦秸秆C.玉米秸秆D.冬小麦秸秆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冰是气候和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热输送具有抑制作用。鄂霍次克海位于北半球季节性海冰覆盖的南部边界,夏季海表面温度可至5~13℃,无冰条件能够持续到10月;冬季约2/3的海域被海冰覆盖,鄂霍次克海北部和西北部陆架海水结冰发生盐析作用,产生高密度陆架水。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表层洋流系统。



(1)指出影响鄂霍次克海海冰生成的主要因素。
(2)分析鄂霍次克海海冰对海—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抑制作用。
(3)说出鄂霍次克海海冰覆盖最少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5 . 流经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河流域的乌克兰大平原,广泛分布世界最肥沃的黑土。黑土占乌克兰国土总面积的34%,占全国耕地面积37%以上。图示意乌克兰黑土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克兰黑土分布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原始森林B.森林草原、草原C.稀树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
2.第聂伯河流域黑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集中于土壤表层B.风化壳分布广阔且深厚
C.冬长而寒,有机质分解缓慢D.夏温而长,有机质补给量大
3.历史上,第聂伯河流域黑土曾流失5~12厘米,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土地退化D.土地冻融

6 .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向气候差异较大,地表形态自东向西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间,河流稀少且短小,下游河床不明显,多为旱谷或盲尾河,草原是该地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自治区地貌自东向西(     
A.风力作用减弱,流水作用减弱B.风力作用增强,流水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减弱,流水作用增强D.风力作用增强,流水作用减弱
2.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
2024-02-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土壤垂直带谱有规律的变化,与土壤主要性质及其相联系的山地气候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图为我国热带、亚热带两山地土壤垂直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山麓到山顶,黄冈山的土壤类型比五指山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B.经度C.纬度D.降水
2.与温带山地土壤相比,下列关于五指山基带土壤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B.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
C.降水对土壤淋溶作用弱D.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弱

8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P岩层仅存在于②处,其原因是(     
A.降水少,外力侵蚀弱B.仅此处有火山喷发
C.岩层坚硬,抗蚀力强D.植被丰富,保护作用强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④四处中,最可能有地下水露出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M处地势高于N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侵蚀B.风化C.褶皱D.断层

9 . 资源配置效率指生产资源实现产出效益的有效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如下左图)。作为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发挥着中心城市的功能。下右图为上海对长三角各省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是(     
A.人口素质较高B.城镇体系完备C.农业历史悠久D.工业部门齐全
2.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B.促进劳动力流动加快资源分散
C.缩小市场范围降低能源使用量D.提高环保标准减少企业生产量
3.上海对长三角各省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江苏省内部经济发展均衡B.浙江省山地众多灾害多发
C.上海市政策支持力度不同D.安徽省距离较远影响较小
2022-06-05更新 | 962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1987年的11月下旬寒潮(简称87.11寒潮)从西路进入我国,向南越过秦岭、南岭后,便快速南下,受超强台风“莲娜”及控制华南、闽台的副热带高压影响,造成南方许多城市急剧降温,降幅创历史纪录。图a示意1987年11月26日寒潮发生时的气压形势,图b示意寒潮影响下福州等城市的最高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1987年11月27日(     
A.超强寒潮前锋上午已抵达深圳B.福州凌晨受强对流天气影响
C.广州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D.雨雪分界线已到武夷山一带
2.与其他寒潮相比,“87.11寒潮”越过南岭后以更快速度一路向南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影响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大B.平原地形为主沿途阻碍小
C.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加速下滑D.受冷空气影响南北温差大
3.受到“87.11寒潮”影响,台风“莲娜”(     
A.势力增强B.气流下沉C.加速北移D.快速瓦解
2022-05-11更新 | 96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高三硬核提分(五)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