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59 道试题

1 . 某公司对旗下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碳账户”,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用户开通加入公益行动,通过低碳生活赚取绿色能量值,点击开始进行虚拟种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生态伙伴们会为大家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真树,有梭梭、沙柳、樟子松等。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是该公益行动最早种植梭梭树的地区。到目前为止,阿拉善地区的梭梭树已经被领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善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土地盐碱化D.石漠化
2.在阿拉善地区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为(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D.调节小气候
3.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使用化肥③过度使用农药④深居内陆,降水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藜麦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种植历史悠久,被称为“营养黄金”。内蒙古翁牛特旗亿合公镇早泡子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有两万多亩耕地,只能种一季莜麦,百姓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2022年,通过中科院专家考察论证,发现早泡子村的自然环境特点非常适合藜麦的种植生长。早泡子村成了某企业在翁牛特旗种植藜麦的首批合作对象,村里耕地进行了有效流转,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搭建完成,亩均增收超过700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旱泡子村发展藜麦种植的区位优势是(     
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河口三角洲广布
C.河网密布,灌溉便利D.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2.旱泡子村农户与企业合作种植藜麦的主要目的是(     
A.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B.以产定销,减少藜麦库存量
C.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D.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途径
2024-03-29更新 | 4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15-16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散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大屋民居多背山面水,形成了“山——屋——塘——田”的布局特点(图),当地居民多聚族而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交通C.地形D.宗族
2.当地“山——屋——塘——田”的布局优点包括(     
①阻挡冬季寒风②方便田地的灌溉③降低暴雨频率④提高陡坡利用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8更新 | 1001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乙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
3.M处可能出现的是(     
A.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
2024-03-26更新 | 467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安徽·专题练习
名校

6 . 观测数据表明,近年来大气CO₂快速溶解进入加拿大海盆区的海水系统,使该海域海水表层pCO₂(CO₂分压)快速增长,成为西北冰洋海表pCO₂增长最快的区域,碳汇效应显著。该地海表pCO₂的变化与海冰面积、海—气交换作用、表层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等因素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加拿大海盆区海表pCO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B.燃烧化石燃料C.大量砍伐森林D.海洋生物死亡
2.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会(     
A.降低海表的pCO₂,增加海水的碳汇B.降低海表的pCO₂,减少海水的碳汇
C.增加海表的pCO₂,增加海水的碳汇D.增加海表的pCO₂,减少海水的碳汇
3.研究表明,海表pCO₂过大会导致海洋酸化(海洋水变酸)。海洋酸化直接导致(     
A.沿海陆地酸雨加重B.近岸海洋污染减轻C.极地海冰大量融化D.贝类生物数量减少
2024-03-21更新 | 99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地理精英模拟卷【安徽版】

7 .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A.2011年B.2013年C.2015年D.2018年
2.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的变化反映了该省(     
A.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B.老年人口数减少
C.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投资环境的改善
2024-03-19更新 | 428次组卷 | 37卷引用:【省示范中学】安徽省合肥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图左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图右)。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说明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比较采样点A、B两处沉积物颗粒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请从河流、生物、环境质量等角度说明不赞成的理由。
2024-03-18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受寒潮和台风影响均较小的区域是(     
A.海南省B.西藏自治区C.辽宁省D.内蒙古自治区
2.台风可能给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B.增强作物光合作用
C.促进沿海养殖业发展D.使作物成熟期提前
3.动态监测台风、寒潮移动路径,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

10 .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资源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2024-03-14更新 | 42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