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图甲

图乙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__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2019-06-10更新 | 7499次组卷 | 27卷引用:4.2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二)-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导学案-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2 . 工业分散
(1)原因: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_______状态;②有_______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_______而形成。
(2)企业类型:①体积_______、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可以相距较远;②产品结构_______,零部件种类_______,其零部件厂可分散各地。
(3)结果:引发工业的_______联系,促进地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_______
(4)条件:现代化的_______,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5)目的:①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_______;②选择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_______②选择在发达地区:_______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公园和校园的草坪里种植着大量与我们城市不同品种的草,叫冷季型草。草坪植物根据生长气候分为暖季型草坪草和冷季型草坪草。冷季型草需水量较大,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气温高于30℃,生长缓慢,在炎热的夏季,冷季型草进入生长不适阶段,此时如果管理不善则易发生问题。

(1)冷季型草坪在改善欧洲城市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有哪些?

欧洲这种冷季型草坪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秋冬季节仍然郁郁葱葱。对欧洲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很多城市为了改善生态,想效仿欧洲,就从欧洲引进这种冷季型草。然而引进后,非但没达到改善环境的预期目的,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冷季型草喜水喜肥,每平方米草坪需水量达1.2吨,生长量大,一年修剪次数高达13次,若不及时修剪则易倒伏、枯黄,导致通风、透光不良,进而滋生虫害、干枯死亡。为防治病虫害,需时常喷洒农药。引进冷季型草坪的地方,昆虫、鸟类数量明显减少。

(2)分析西北地区引进冷季型草坪可能引发的问题。

图为伦敦与乌鲁木齐气候资料。

(3)比较欧洲西部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并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冷季型草坪产生问题的原因。
(4)试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城市绿化提几条建议。
【问题延伸】
(5)搜集资料,为家乡城市绿化提供自己的建议。
2024-01-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5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4 . 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如图)位于湖北省境内,正线全长313公里,设汉口(既有)、汉川东、天门北、京山南、钟祥南、荆门西、当阳西、宜昌北8座车站,桥隧占比85%,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总投资522.7亿元,建设总工期4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路段大部分以桥隧代路,主要目的不包括(     
A.克服不利地形影响B.节约建设投资C.保障高铁运行安全D.提高运行速度
2.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绕行京山、钟祥和荆门的原因有(     
①少占耕地②避开不利地形区③平衡地区发展④发挥更大运输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沪渝蓉高铁修通,对荆门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缩短与武汉等高铁沿线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B.带动本地区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
C.促进本地资源、产品、设备等要素流动
D.提高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客货运输效率
2023-07-06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下左图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右图的演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
A.地堑B.地垒C.断层D.褶皱
2.教师演示了
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
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大家平静的生活。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武汉在1月23日10:00实施封城。1月26日晚,湖北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武汉市市长周先旺介绍:受春节与疫情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900多万留在武汉。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从1月10日到23日10:00武汉封城,共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下图为1月22日武汉迁出目的地图。


材料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西藏于1月27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当时,西藏还是全国唯一尚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省份。1月29日,西藏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国疫情地图再无空白。也是在当天,西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12日14时30分许,西藏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张某某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出隔离病房。西藏连续14天保持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今天,“归零”了。

材料三:截至1月31日上午11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9685例,疑似15238例,死亡213例。其中,湖北的邻居河南确诊352例,死亡2例。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河南“硬核”抗疫。如挖掘机封村断路,如“带病回乡,不肖子孙”“今日上门,明日上坟”等硬核标语,如在豫鄂两省交界处设立劝返点,谨防湖北车辆入境等,从上至下,严防死守,确保疫情不扩大不蔓延。

材料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虽然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影响,但疫情冲击不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过这次风雨洗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将更为明显和强劲。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从1月10日到23日共13天内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的原因。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西藏成为免疫区的原因。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河南硬核抗疫的原因。
(4)你认为受到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产业有哪些?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贵州的一些地方曾经因为严重的石漠化问题,陷入生态破坏一经济贫困一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贵州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因地制宜,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下图为贵州某地的农业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石漠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度樵采垦荒,植被破坏严重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
C.人口大量迁出,土地荒废D.土层较瘠薄,植被根系浅
2.关于图示农业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设水利设施是为了应对干旱的气候B.发展沼气解决了当地能源紧张问题
C.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热资源D.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
2023-10-10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喀什噶尔河西临帕米尔高原,东面开口朝向塔克拉玛千沙漠。某科研机构对该河部分流域进行了调研,发现河道自然与人为污染都很严重,且流域内生态问题也很突出。如图示意该科研机构的调研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喀什噶尔河干支流水质普遍性高矿化度状态的原因,主要有(  )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流域内蒸发旺盛   ③洪水对河床侵蚀严重   ④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河流沿岸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渍化C.土地荒漠化D.土地沼泽化
3.当地农民在临河农田的河边田头,通常都建设高埂宽阔林带,其目的主要是(  )
A.降低河水的含沙量B.防止利用河水灌溉
C.降低大风对农田的危害D.防止农田径流汇入河流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Ⅰ)。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秋季多大风,公园和景区的园林工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图Ⅱ示意北京气温和降水状况。

(1)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2021-08-17更新 | 2230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和土壤 第一节 植被 课中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从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间,在中上游修建水利设施,巴尔喀什湖萎缩明显,共减少617km2,平均每年减少约15.8km2。巴尔喀什湖正受到“灭湖”威胁。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

(1)与乙河相比,甲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内大规模的农垦活动对巴尔喀什湖产生的不利影响。
(3)提出解决巴尔喀什湖“灭湖”威胁的可行性措施。
2023-1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