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7 道试题
1 .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点的________
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____;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____,且质量较____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运输网的____程度
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____的限制大为____
2024-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要适应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
①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____、场站规模较____
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____、场站规模较____
(2)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________。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____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____的特点。
(4)交通运输布局应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________效率,形成____交通运输枢纽。
(5)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____布局变化的特点。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2024-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
实现区域运输的____,以获得最大的____效益和____效益。
(2)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
对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进行____,对________进行分配、引导等。
(3)交通运输布局要求: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________等条件,还受地质、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________未来的发展趋势。
(4)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____;因地制宜;尽量____;发挥____优势;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5)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区域____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024-04-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有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两种模式。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形成了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任务实施主体政府、
政府牵头的国企等
私人资本为主的跨国公司、民企等政府规范市场规则,
企业在市场活跃合作
主要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本积累
供给侧:带动产业发展
需求侧:培育有效需求
总体:促进全球合作走深走实
实业方面: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走出去”
文化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1.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改善居民生活B.开发本土资源C.培训技术人才D.改善投资环境
2.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相比,新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①追求利润为目标②注重产业结构互补③深化合作新空间④重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中国标准在国际上领跑地位最显著的是(     
A.航空产业B.钢铁产业C.丝绸产业D.服装产业
2024-04-09更新 | 298次组卷 | 14卷引用:4.3国际合作(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5 .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Ⅰ与图Ⅱ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③
2.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C.鲜花:荷兰→美国选②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④
2024-04-08更新 | 411次组卷 | 5卷引用: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1)碳存在位置:地球上的碳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____中。
(2)碳循环概念: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____、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3)____是大气中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4)碳循环的过程:大气中的____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返回到大气中。

7 . 2021年1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在国家政府官网发布。《规划》实施要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畅通陆海连接,增强海上实力,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1)分析通过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拓展陆地空间的方式。
(2)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困难及原因。
(3)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2024-04-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8 . 全球气候变化
(1)趋势:_______
(2)影响因素: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_______变化密切相关。
2024-04-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9 . 措施
(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①源头:加强________,通过________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②事中:及时采取____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③事后:做好________、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①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________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________等行为。
②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________处理,积极发展________以逐步减少进口。
③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10 .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____⁠、降水等
水源____⁠、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等
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
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____⁠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2024-04-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