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1 道试题
1 . 七宝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过程以及大气的组成有了初步了解,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回答下列问题。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记录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非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四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行星改正:恒星
____
____
____
____

成果2: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₂含量变化示意图。

(2)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A.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B.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具有相同的化石
C.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
D.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3)科学家划分相对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请例举1种甲所示地质年代的典型生物____,该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尝试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____;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由________;由________(选填:A.简单B.低级C.复杂D.高级)。

成果3: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气象社成员借助手持式大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雾霾(主要成分是PM2.5)监测,发现校园内的PM2.5浓度在冬春季有迅速上升的趋势,在逆温(对流层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条件下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

(4)雾霾污染主要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____层,列举一个雾霾天气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____
(5)雾霾污染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反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逃逸增强
(6)进一步分析逆温条件下雾霾污染加重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城区立体绿化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不断丰富绿化方式和手段,形成‘桥柱挂绿、屋顶铺绿、墙面覆绿、窗台布绿’的多样化立体绿化发展格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杭州主城区西侧的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季西部山区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杭州市立体绿化地带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多荒漠景观,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雅丹地貌分布面积大。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地区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雅丹地貌。

材料二:青海省北部海拔4200多米的赛什腾山区(下图),其天文观测条件与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台相媲美,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



(1)冷湖地区雅丹地貌的垄岗的两端分别指向________方向,当地荒漠景观面积大的原因为________
(2)太阳落下地平线一段时间内天空依然明亮,其原理是大气削弱作用中的____作用。冷湖地区对天文观测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相较于冷湖镇,赛什腾山受其影响较小,其原因为____。为防治该灾害,可采取____等工程措施。
(3)与东部地区相比,简述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的有利大气环境条件。
2023-11-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各地经历断崖式降温。为了应对可能带来的霜冻,很多地区农户采用烟雾防霜冻。

材料二   图1为“农户制造烟雾防霜冻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ABCDH表示各种辐射和反射,EFG表示不同削弱作用类型。



(1)图2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填字母)和______(填字母)。
(2)烟幕可防霜冻是因为增强了______(填字母)。
(3)晴天昼夜温差大是因为______(填字母)强______(填字母)弱。
(4)夏秋降温之时往往病毒性流感大爆发,专家研究认为,病毒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流感病毒扩散的是(     
A.B.C.D.

5 . 2023年全球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2022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汤加火山喷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同时将大约1.5亿吨水蒸气送入大气平流层,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图左为汤加火山喷发图,图右示意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甲层B.乙层C.丙层D.丁层
2.汤加火山喷发后,以下对流层的垂直气温变化图中,哪种情况最不利于火山灰的扩散(     
A.B.
C.D.
3.汤加火山喷发后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热量,使全球气温升高
B.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活跃,干扰大气运动
C.大量水蒸气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使全球气温升高
D.大量火山灰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使全球气温降低
2024-02-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下图)是指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一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特征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②南方土壤疏松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碳酸盐岩的风化更强
④南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4-02-05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图为纳米比亚共和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B.水温较同纬度高,利于鱼类繁殖
C.入海河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
D.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2.关于影响纳米布沙漠形成和分布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沿岸洋流的减湿作用
B.东北信风从内陆带来沙源
C.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D.植被覆盖率较低

8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图示为某季节的主要气流)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超过陆地总面积的1/3,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反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比北方多②土壤疏松肥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更强④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3-12-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索契是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B.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D.高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2.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降水多
②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③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关于图中信息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为大高加索山脉B.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为土耳其海峡
C.里海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D.里海沿岸地区油气资源丰富
2019-09-10更新 | 4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以下各圈层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发,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平流层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C.中间层常有极光发生,是人类最佳观测点
D.热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2023-10-2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