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8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风力沉积
C.流水沉积、风力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2.与乙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2024-02-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问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地形分别是________
(2)丁处地貌是____,形成丁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
(3)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表示____,②表示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____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2024-02-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山顶有终年积雪,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在祁连山北麓冲积扇附近的泉水广泛分布,发育了一条条河流,形成多处绿洲,是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材料二:祁连山绿洲分布图


(1)据所学的知识,试从海拔、沉积物、地下水方面比较冲积扇扇顶到扇缘的差别。
(2)祁连山西南侧是青藏高原,东北侧是绿洲广泛分布的河西走廊,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数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024-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通州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云游长江”探究活动。图为某同学搜集的长江流域典型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如何描述河流地貌特点?


(1)甲地地貌景观的特点是____(双项选择题);丙地河道较为弯曲,地势起伏____
A.地形平坦             B.河谷深度大             C.河岸陡峭             D.山河相间
(2)列举两项河流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

探究二河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3)乙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受河水搬运能力的影响,其沉积物的粒度变化较快,扇顶颗粒较____(粗、细),扇缘颗粒较____(粗、细)。
(4)下列典型地貌与乙成因相似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三角洲B.喀斯特地貌C.沙丘D.海蚀拱桥

探究三如何开发利用河流地貌?


(5)从甲、乙、丙中任选其一,说出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2024-0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以下三幅景观素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乙____,丙____
(2)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____(填“甲”“乙”或“丙”),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都是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三种地貌都属于____地貌类型。
(3)丙地貌多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填干湿地区)。其迎风坡以____作用为主,其背风坡以____作用为主。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____
(4)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丙图(主导风向西北风)景观的是(     
A.B.C.D.
2024-02-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镇扬河段地处长江河口区,其北岸为冲积平原,南岸为基岩低山。16世纪中后期,淮河南下汇入镇扬河段,成为长江一支流,而在此之前,这里原有一些小沙洲。淮河入江后,沙洲面积快速增加,形成南、北汊流,后来沙洲向北并岸,现今已发育为长江北岸(下图)。几百年来,镇扬河段演变剧烈,给沿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1)说明镇扬河段淮河入口外沙洲演变为长江北岸的地质作用过程。
(2)与北岸相比,分析镇扬河段南岸江岸线变化较小的自然原因。
(3)简述镇扬河段演变对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蘋岛,也称蘋洲或浮洲,位于潇湘二水汇流处,是永州八景之一“蘋洲春涨”的所在地。每逢春夏水涨,蘋岛就仿佛随水沉浮的一叶扁舟,漂浮在水波之上,时隐时现,变幻莫测,风韵万般。“当春流浩淼,二水争先,未尝浸没,浮洲以故得名”(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八山川志)。



(1)蘋岛属于河流____(填“侵蚀”或“沉积”)地貌,试简述其成因。____
(2)试分析图示区域聚落相对集中的自然原因。
(3)解释出现“蘋洲春涨”的自然原因。
2024-02-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疏勒河上游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湖泊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大气降水补给
2.甲区域河道分汊的原因是(     
①流量季节变化小②河流含沙量较大③水库顶托作用④山前地形平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2-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湖泊消失—黄河贯通—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研究表明,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湖水外泄后,黄河在古湖底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弯曲,贯通了上游长达910千米、面积约86050平方千米的流域,水系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左图为若尔盖盆地位置与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考察队拍摄的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覆盖物。


(1)推测若尔盖古湖泊的形成过程。
(2)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说明其判断依据。
(3)与贯通前相比,简述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水系特征的变化。
2024-02-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A卷)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宜兰县位于台湾岛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km,高约1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下图左示意台湾岛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下图右示意宜兰县风频。

(1)指出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沙源,并比较沙丘东西坡的坡度大小关系。
(2)分析兰阳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2-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