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冰川、冻土、积雪、浮冰等。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台特玛湖,河长超过800千米。流域内冰川、冻土广泛分布,冻土活动层在每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下图示意车尔臣河中游某水文站1957—1997年、1998—2019年各月平均径流量(已剔除人类活动导致的流量变化)。

(1)比较车尔臣河1957—1997年与1998—2019年平均径流量在2月和5月的变化率(即后期与前期流量之差与前期的比值)差异,并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说明原因。
(2)针对车尔臣河径流量变化的现状,请为当地政府提出区域发展的应对措施。
2024-04-12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演练(一)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位于安第斯山脉西坡,西部靠近太平洋地区有海岸山脉,是全球第一大锂储量国,还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天然盐沼卤水锂矿床。中国企业在锂矿开发和加工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10月16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智利总统会见中国某公司代表,商定在智利北部投资建设最大年产能12万吨的磷酸铁锂工厂。

(1)分析智利阿塔卡玛盐沼形成的地形、气候因素。
(2)分析中国公司在智利建立锂矿加工厂的有利条件。
(3)从中国资源、环境安全角度,说明在智利进行锂矿开采加工的意义。
2024-04-06更新 | 83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

3 . 2023年11月1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征,25日凌晨越过 平安穿越风大浪高的西风带。本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罗斯海新站 下图为南太平洋温带气旋源地分布,下表为不同源地、不同移动路径温带气旋次数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打转东向东南南向
澳大利亚东部型536206
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7155810
澳大利亚南部型2820
澳大利亚大陆型07100
总计1466906

1.科考船穿越西风带时,风大浪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旋、锋面活动频繁   ②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大   ③极地高气压势力强盛   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温带气旋在源地发育后,东南、南向移动数量较多会使得南极地区(     
A.空气湿度降低B.太阳辐射增强
C.冰川厚度降低D.生物数量减少
2024-03-3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青海木里矿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水系发达,冻土广布,永久冻土层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由于多年开采,矿区中遗留矿坑和大量矿渣,部分矿坑还存有积水。碳汇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下图为冻土融化与碳汇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学者预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将会削弱,其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增强,吸碳量大幅增加B.植被总面积增加,固碳能力增强
C.冻土活动层变厚,土壤含碳量增多D.微生物活动变强,释碳速率增快
2.下列对木里矿区的生态修复措施,较合理的是(     
①大量植树造林②矿渣回填矿坑③从西藏运冻土盖矿渣④引水填矿坑再造湖泊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9更新 | 709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约3490m,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下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2)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观点认为巴松措未来会消失,你是否支持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流域面积为31760km2,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流域内总人口77.77万人,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21.3%,流域上游经济发展以农牧业为主,下游为拉萨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近十几年来,青藏高原的气温突增、南亚季风强度减弱、森林植被的增加等事件都对拉萨河流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保护流域生态安全,西藏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下图示意拉萨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1)简述南亚季风强度减弱对拉萨河流域的不利影响。
(2)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温突增,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分析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拉萨河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19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图1为我国长白山南坡海拔2050m处苔原带的某样地剖面。研究发现,该剖面包含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灰层和母质层。图2为该剖面③层中的孢粉组成。孢粉是植物孢子和花粉的总称,通常用地层中的孢粉作为识别过去植被的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①②③依次为(     
A.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屋
B.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
C.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灰层
D.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
2.火山灰层中有大量一千多年前的树木残体,据此可推测(     
A.树木残体来自于常绿阔叶树种B.树木残体来自于常绿硬叶树种
C.火山爆发前林线高于现代林线D.火山爆发前冬季积雪期更长
3.根据剖面③层中孢粉组成可知,在该层代表的时期内,当地植被演替方向为(     
A.从蕨类为主向草本为主B.从草本为主向木本为主
C.从蕨类为主向木本为主D.从木本为主向蕨类为主
2024-01-22更新 | 160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

8 . 环树干的地面积雪最先融化,形成环树干地面裸露,四周仍有积雪的“树井”现象。下图为科研人员拍摄的“树井”照片,L1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远距离,L2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短距离。该“树井”形成期间晴朗无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照片拍摄于(     
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
2.图示“树井”的形成是因为环树干的地面(     
①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②受树的长波辐射影响更强
③土壤升温幅度高于四周④位于树冠积雪融水滴落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拍摄这张“树井”照片时,科研人员的镜头大体朝向(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9 . 广西桂林市区周边有11座废弃石灰岩矿山,停止开采后基岩暴露,对当地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当地国土部门精心选取7种草本植物、7种灌木、2种乔木和3种藤本植物共同构成的乡土植物群落,对废弃矿山开展复绿行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广东南岭山区相比,该石灰岩矿山复绿主要受制于(     
A.水热条件B.光照时长
C.土壤条件D.地表起伏
2.选用复合乡土植物作为复绿植被,主要考虑(     
①成活率较高②种植更方便快捷
③美学价值高④保持水土效果好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4-01-21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10 .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1802年该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温度有所升高。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受热过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少B.大气辐射减少
C.太阳辐射增加D.地面吸收增加
2.植被上限上升后,该山地垂直带谱中(     
A.雪线海拔高度下降B.上限植被是高山草甸
C.自然带的数量减少D.森林带向高海拔扩展
2024-01-16更新 | 4755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