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下表是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岩层性质

埋深/m

年龄/距今万年

平均粒径/mm

含水量/%

沙丘砂

1.5

2.8

5.9

砂质古土壤

1.7

3.0

3.6

7.4

砂质古土壤

2.6

3.7

3.3

3.4

沙丘砂

3.4

5.0

2.4

3.7

砂质古土壤

4.2

5.7

2.8

6.2

沙丘砂

5.7

7.7

1.7

8.6

1.推测我国东南地区第四纪季风风力最大的时段距今(     
A.1.5万年左右B.3万年左右C.5万年左右D.7.7万年左右
2.从距今7.7万年至距今5.7万年,该地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A.气候趋于冷干B.生物多样性增加C.气候趋于暖湿D.河川径流量增加
3.根据灌丛沙堆的形成过程,推测下列关于灌丛沙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坡度较缓、沙粒粒径较小B.背风坡坡度较陡、沙粒粒径较小
C.迎风坡坡度较陡、沙粒粒径较大D.背风坡坡度较缓、沙粒粒径较大

2 .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21年10月30日,据中央气象台早间新闻播报,30日白天到夜间,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轻至重度霾,31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霾将逐渐减弱。下图示意我国2021年10月30日7时等压线分布及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受霾的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     
A.昼夜温差减小B.太阳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能见度变好
2.根据材料判断,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     
A.对流强B.降水多C.风力强D.风力弱
3.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的转移扩散方向为(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3 . 我国西北某河流,河源海拔约5300米,径流补给水源主要有冰雪融水、大气降雨、积雪融水,夏季为汛期。随着气候变暖,该流域呈降雪明显减少,降雨缓慢增加的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流三种补给形成的径流多年平均月补给率。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补给量最大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雨B.冰雪融水C.积雪融水D.冻土融水
2.随着气候的变化,预测该河流(     
A.冬春季径流量将显著增加B.降雨径流将缓慢减少
C.春季径流补给率差异加大D.总径流量将显著增加
2023-07-26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5更新 | 7478次组卷 | 34卷引用:期末卷(二)-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湖南专用)

5 .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痕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天敌多,食物少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2023-07-11更新 | 1427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唐朝时期,吴淞江未形成较稳定的河道。北宋时期,吴江长堤建成后,吴淞江河道日趋稳定,成为太湖的主要泄洪通道。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港体系的一部分。图2示意唐代以来太湖东部水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晚唐诗人许浑泛舟吴淞江,留下“杨柳北归路,蒹葭(芦苇)南渡舟”的诗句。诗中所述河段南北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向B.热量C.堆积状况D.盛行风向
2.北宋时期吴江长堤建成导致(     
A.长堤以西河湖淤积加强B.吴淞江输沙量减少
C.长堤以东湖水冲刷加强D.吴淞江径流量减少
3.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米粮要道”,主要原因是(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防洪能力提高D.上海港泊位不足
2023-07-04更新 | 58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囤水田是一种简易的以田蓄水设施,可一年四季囤水,水深在0.7米以上,除保证本田用水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田块使用。冬囤水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不仅抗旱保墒,而且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促进水生态平衡。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开展冬囤水田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稻鱼(虾、蟹、鳖、鳝、鳅)共生立体种养,兴建农田湿地公园,打造了山水一体、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园区。随着梯田水利技术的发展,该地形成了“田-林-居-林-田”的垂直景观结构,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关系。下图示意重庆市永川区图水田与梯田空间分布及梯田人居环境景观垂直结构。




(1)结合丙图分析永川区梯田人居环境景观垂直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2)结合乙图分析囤水田与临近梯田的组合对该地夏季防洪的作用。
(3)说明永川区冬囤水田生产模式可能对区域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
2023-06-27更新 | 156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648次组卷 | 55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专用)

9 .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2.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1更新 | 11257次组卷 | 3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专用)

10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