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土地合理开发有利于区域碳汇(碳汇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图为新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碳密度和新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与植被碳密度相比,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树木采伐使用量大B.植被高大储碳量多C.土壤有机碳易分解D.林内耕种消耗养分
2.推测新疆最宜开垦的土地覆被类型是(     
A.阔叶林B.灌木林C.草地D.裸地
3.从区域碳平衡角度考虑,下列关于新疆土地利用做法合理的是(     
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开发水土资源③做好耕地维护管理④加大裸地开垦力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千沙漠南缘,1961-2018年,该地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0.4天,是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最多的区域。但近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大风速减小是沙尘暴发生频次减少的主要原因。下表示意1961-2018年和田地区不同季节沙尘暴发生频次与持续时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沙尘暴发生频次/次9.48.91.40.6
沙尘暴持续时间/分钟11799108127
1.和田地区冬季沙尘暴发生频次少的地表条件是(     
A.地表积雪B.地形平坦C.风力较弱D.地表植被较少
2.相比春季,冬季沙尘暴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天气少B.对流运动活跃C.天气形势较为稳定D.暖锋活动较强
3.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可能的人为原因是(     
A.营造阻风墙B.耕地大量减少C.牲畜数量增多D.发展特色林果业

3 .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2.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023-12-04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14-16题及变式题

4 . 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下图为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岩石风化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风化壳厚度较小,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好B.气温变化大C.岩性较坚硬D.水分条件差
2.与热带雨林气候区相比,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岩石风化表现为(     
A.物理风化较弱,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B.物理风化较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C.化学风化较弱,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D.化学风化较强,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2023-1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我国东北地区某水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因大坝及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拆除大坝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下图为该水库大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坝建成之后,水库表层水温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的水库表层水温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B.夏季的水库表层水温低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C.水库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
D.水库的表层水温终年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2.若大坝拆除,原库区所在河段(     
A.泥沙沉积量增加B.含沙量增加C.水温垂直变化增大D.流速减慢
2023-1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期末卷(二)-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湖南专用)

6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60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8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91次组卷 | 37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南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地处赣江流域吉泰盆地的槎滩陂水利工程始筑于南唐,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该水利工程是由槎滩陂主坝与副坝连接沙洲组成的拦水坝,位于牛吼江大角度拐弯处,主副坝的高度均略低于牛吼江岸。千余年来,楼滩陂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水利效益,通过改变流域水资源布局,极大地改善了流域人居环境,推动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下图示意槎滩陂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至明清时期,该地区村民用水争端时有发生。村民用水争端较多的时期最可能是每年的(     
A.1~2月B.5~6月C.7~8月D.11~12月
2.主副坝选址于河流大拐弯处且顺河沿沙洲间隔布局的好处有(     
①减轻水流冲击坝体②减少工程量③大量增加灌溉水源④便于泥沙沉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主副坝坝高略低于江岸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洪涝灾害B.抵御旱灾影响C.分流节约用水D.节省建设成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