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下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河水侵蚀B.海浪侵蚀C.海水堆积D.潮汐堆积
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B.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小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2023·广东·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山陆桥”的概念在1981年提出,之所以称为陆桥,是因为此处浅滩在过去某个时期出露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据地质资料显示,浅滩物质由更新世(从距今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不同时期的陆相堆积物组成,略高于海峡底部的台地。目前,“东山陆桥”已被淹没于海底。澎湖东北水道是日本暖流支流的主流区,形成时间较晚,底层流速大。图示意台湾岛周边等深线及“东山陆桥”位置。

   

(1)推测“东山陆桥”出露海面时期,该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
(2)简述澎湖东北水道自形成初期至今的深度变化状况并分析原因。
(3)简述“东山陆桥”出露海面对台湾海峡两岸动物与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3-10-09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四)18题及变式题

3 . 风信子是一种多年草本球根类植物,野生风信子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米以上凉爽湿润的石灰岩地区。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生长期,无水则叶黄花枯凋零成片处于休眠期态。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上看,北半球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地带应为(     
A.甲B.乙C.丙D.丁
3.北半球的风信子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鼎盛状态的时间大约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板根(见下图),也被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常见的根部形态,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被认为是板根发生的指标因子,且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其他树木根部相比,板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支撑B.吸收营养C.呼吸D.改变微环境
2.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的主要原因是(     
A.雨林地区土层薄,根系易在浅层发育B.便于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种群的扩散
C.深层土壤板结严重,板根难以深入D.利于发挥其呼吸和吸收养分的功能
3.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高土壤温度B.缩短土壤冻结期C.拦截土壤养分D.减少地表水下渗
2023-09-27更新 | 1184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美国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面积1408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为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这里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图为沿着36°N附近穿过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荒漠带
2.死亡谷夏季少量降雨的水汽来源和降雨类型是(     
A.太平洋——地形雨B.冰雪融水——对流雨
C.太平洋——气旋雨D.冰雪融水——锋面雨
3.200万年前,死亡谷曾经存在一片湖泊,推测该湖泊逐渐消失的原因(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四周地势高,水汽不易进入
③湖泊盐度升高,生物量减少
④人类活动频繁,水资源使用量大
⑤断层使水体沿裂隙下渗
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⑤

6 .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直接原因。降雨对土壤的侵蚀能力被称为降雨侵蚀力。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会带来相反的地理现象,但无论是厄尔尼诺年份还是拉尼娜年份,福建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都会减弱。拉尼娜年份,我国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较快。完成下面小题。

1.对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影响较小的是(     
A.降水总量B.降水发生时间C.降水强度D.降水发生频率
2.厄尔尼诺年份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下降,主要是因为(     
A.西太平洋部分地区水温下降B.当地气候类型发生改变
C.亚洲高压势力整体较强D.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较快
3.拉尼娜年份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数量增多B.雨带位置偏北C.冷锋强度增大D.海陆温差较大

7 .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
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抛物线形沙丘是沙丘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迎风坡平缓前进,背风坡陡呈弧线凸出,平面呈抛物线的沙丘。在一定条件下,新月形沙丘与抛物线沙丘可相互演变。下图示意新月形沙丘转变为抛物线形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风力B.植被C.降水D.地形
2.抛物线形沙丘向新月形沙丘演变的环境特征是(     
A.气候暖湿B.植被退化C.沙源增加D.地壳抬升

9 .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对河流地貌发育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是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第二次是图中挤压脊隆起后,南支流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上游,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下图示意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后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     
A.地壳隆升B.断层活动C.溯源侵蚀D.气候变化
2.目前汉江主河道(图中南支流处)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其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流量增加——河流侧蚀
B.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地壳下沉——河流下切
C.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河流侧蚀
D.地壳稳定——河流侧蚀——流量增加——河流下切
3.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对下游古人类的影响有(     
①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②水流湍急,阻止了古人向西迁徙
③阶地形成,有利于聚落形成发展④水患增加,迫使古人向高处搬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楚科奇半岛位于俄罗斯东北部,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属楚科奇山脉东部,半岛最高峰海拔1158米,北部和沿海有狭长平原。楚科奇半岛地表冻土发育广泛,沼泽广布,并随季节而变化。半岛上植被以苔原(苔藓和地衣)为主,但地表苔原厚度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厚度明显大于北部。楚科奇半岛人口稀少,村落也很少,民居建筑独具特色。下图为楚科奇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楚科奇半岛地表冻土发育广泛的原因。
(2)说明楚科奇半岛南部地表苔原较厚的主要原因。
(3)根据自然环境与民居设计的因果关系,推测楚科奇半岛居民房屋建筑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