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3.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2019-10-08更新 | 15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流水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B.3月C.7月D.10月
2.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交通
3.PQ段铁路修建后对该地区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内河运输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

3 . 黟县位于皖南地区,其县城因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极为相似而闻名(文中描述为:“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正由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旅游强县跨越,是安徽省清洁能源使用代表县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黟县县城所处的地形最可能是 ( )
A.低矮丘陵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
2.推测当地居民利用最普遍的清洁能源为 ( )
A.太阳能B.风能
C.核能D.沼气
3.当地村落的特点最可能的是 ( )
A.村落较小,空间分布较分散B.村落较大,聚集的人口较多
C.呈团聚型,多为斜坡屋顶D.呈棋盘式,多开挖土层建造

4 . 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A.西北一东南走向B.东北一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A.①B.②C.③D.④
5 .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2019-01-30更新 | 241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阆中城区所在地的描述,及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两者组合正确的是(       
A.河岸坡度大        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
B.土层深厚,颗粒大       丙地为重工业区
C.地下水埋藏较深          古城区布局是受行政规划影响
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2.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
D.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7 .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B.城镇分布C.耕地分布D.地势起伏
2.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2018-11-26更新 | 104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设拉萨、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等14个客运站、会让站。它是青藏铁路的支线,全程单线,最高时速120千米。海拔在3 600~4 000米之间,桥隧占总工程量的46.69%。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拉日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有(  )
A.技术、气候B.气候、地形
C.聚落、技术D.地形、聚落
2.拉日铁路沿线桥隧占比高,众多桥隧可发挥的作用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增大交通流量
C.降低高寒缺氧危害D.节省投资成本
3.拉日铁路采取单线修建的原因是(  )
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受技术条件限制
C.提高运行速度D.运输量有限
9 . 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街区的挡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2.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aB.bC.cD.d
2018-11-06更新 | 3152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两河流域流经地区的说法最可能是
A.该地区河道弯曲,可推知地势平坦开阔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东南流向西北
C.该地地质构造既有断层也有褶皱
D.实施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发电和航运
2.计划在MN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则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