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有(     
①大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某些社会经济政策与户口相挂钩
③大城市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④大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均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人口资源布局的规划
B.有利于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C.有利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D.给城市内部的各项管理带来难度
2023-05-12更新 | 100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地理试题

2 .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和“未富先老”的特点。与过去相比,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在年老之后仍然在就业,或希望开展各类就业活动。下表为2010年和2019年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及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比重和日平均工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地区

一位老人独居(%)

多位老人同住(%)

老人与中青年人同住(%)

参与本地非农就业的比重(%)

日平均工资(元)

2010年

2019年

2010年

2019年

2010年

2019年

东部地区

7.7

12.0

23.6

35.6

68.7

52.5

32.8

99.9

中部地区

9.5

15.9

26.9

35.1

63.5

49.0

23.6

94.2

西部地区

4.8

11.1

14.7

26.1

80.4

62.8

17.8

85.2

东北地区

5.2

11

26.5

47.8

68.3

41.2

21.2

84.7

全国平均

7.2

12.9

22.4

34.3

70.4

52.8

24.2

93.9

1.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老年人居住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养老水平较高,老年人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B.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中青年长期外出,与其同住比例低
C.老年人就业率高,具备养老能力,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D.老龄化程度较轻,老年人数量少,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2.造成四大区域农村老年人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比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条件B.技术水平C.政策差异D.经济因素

3 .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7.74%,但内部差异明显。左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分布图,右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接近的是(     
A.淮安、镇江B.苏州、徐州C.南京、宿迁D.连云港、盐城
2.江苏省“七普”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城市(     
A.自然增长率较高B.行政等级较高C.多为资源型城市D.距离上海较近
3.苏南与苏北、苏中相比,十年间人口比重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政策B.高新技术产业C.生态环境D.机械增长
2023-01-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研究显示,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水平与全国差异较大,大湾区内部老龄化水平差异也较明显: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省及全国的老龄化水平对比,表1示意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水平
香港、广州
深圳、东莞
佛山、惠州较低
肇庆、江门较低
1.图中a、b、c分别表示(     
A.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全国B.粤港澳大湾区、全国、广东省
C.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全国D.广东省、全国、粤港澳大湾区
2.与东莞相比,广州老龄化水平更高,主要是因为广州(     
A.迁入人口数量更少B.迁出人口数量更多
C.出生人口比例更小D.户籍人口比例更大
2023-04-27更新 | 7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河南省总人口为9936.5519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534.1952万人,全省人口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仍在不断的演变中。从这两次的人口普查来看,河南省内各地级市所辖区常住人口空间变化差别较大。下图示意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南省人口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不均衡B.工业化水平差异大
C.医疗条件差异较大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与河南省各地级市相比,郑州市十年人口增幅最大,得益于郑州(     
A.较高的人口出生率B.先进的医疗技术
C.较强的就业吸引力D.悠久的历史文化
3.河南省南阳、驻马店等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其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加快合村并镇的进程B.缓解城乡人口老龄化
C.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D.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
2022-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四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若总抚养比(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2019年,河南省总人口9640万人,自然增长率4.18%o,全省平均总抚养比为48.50%。2021年,河南省总人口9883万人,自然增长率0.64%a,全省平均总抚养比为56.71%。如图示意2019年和2021年河南省各市常住人口总抚养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9年相比,2021年人口总抚养比减少的城市有(     
A.许昌B.郑州C.商丘D.南阳
2.2021年河南省各市的总抚养比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较低B.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C.行政区划范围的大小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3.河南省为减缓人口红利期消失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实施积极生育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实施提前退休制度
2023-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四月冲刺考(一)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口空间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湖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两个不同年段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00~2010年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意愿下降B.生态移民实施C.环境容量下降D.跨区域城镇化
2.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7年各县人口数量变化有较大差异,主要因湖北省(     
A.农业机械普及B.产业结构升级C.基础设施改善D.公共服务提升
3.未来10年湖北省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的区域最可能是(     
A.江汉平原农产区B.鄂西生态旅游区C.武汉市中心城区D.武汉市的近郊区
2023-02-13更新 | 7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下图是某国轮廓图,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国地形、等降水量线与某地景观图

材料二:上图阴影为澳大利亚的水稻部分种植区,澳大利亚稻米产量仅占世界的0.2%,但却占世界稻米贸易额的3%。为增强澳大利亚稻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稻生产者在积极开展有机栽培,生产绿色稻米。澳大利亚的水稻仅有100多年的历史,却迅速发展成国家农业中重要的创汇产品。
(1)C地1月盛行        风 ,D地景观图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2)图中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是           ,E地的典型植被        
(3)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墨尔本作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有着文化之都的美誉,伴随着近些年海外移民热,一大批海外人士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引领艺术文化潮流的大都市,引起墨尔本人口预计在2050年增长80%,将成为澳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分析墨尔本人口增长迅速的因素(8)
(5)分析阴影部分成为该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条件
2015-07-15更新 | 4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最后冲刺训练2地理试卷

9 . 近年来,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东部一线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与高技能人才相比,普通劳动力的迁移更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两类劳动力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东部一线城市(     
A.产业部门不断完善拓展B.城市功能疏解
C.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D.城市等级提升
2.普通劳动力迁移更频繁是因为其(     
A.外出务工的季节性强B.就业岗位更多C.照顾家庭的意愿更高D.失业风险更大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与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结果发生很大变化。下图为浙江省各城市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一六普人口)/六普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差异显著,其主导因素是(     
A.历史因素B.资源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2.浙江省杭州市人口增长率最高,说明该城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迁入率较高C.老年人口数量少D.职工退休年龄延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