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5.29%的人口,是中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密度最高的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湾区。下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示意图和深圳市若干年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表(单位:万人)。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常住人口1043.761195.851317.861501.511666.121763.38
户籍人口251.03287.62332.21384.52454.7514.1

材料二近十年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单位:万人)情况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增幅2010年常住人口比重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比重变化
珠三角5622.957823.5439.14%53.85%61.97%8.12%
粤东1682.471631.84-3.01%16.11%12.93%-3.19%
粤西1525.551576.663.35%14.61%12.49%-2.12%
粤北1609.971591.96-1.12%15.42%12.61%-2.81%

材料三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93%,与2010年常住人口相比,增长了68.46%。在最新的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中,深圳以超过7000人/平方千米位列内地城市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低于143平方米。近年来,港珠澳大湾区众多城市展开抢人大战,推出系列相关政策。深圳却提高了落户门槛,开始有意控制落户数量。2021年5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描述深圳市的人口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增幅及比重变化差异的原因。
(3)推测深圳这座以人而兴的城市悄悄“退出”抢人大战的原因。

2 .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若总抚养比(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2019年,河南省总人口9640万人,自然增长率4.18‰,全省平均总抚养比为48.50%。2021年,河南省总人口9883万人,自然增长率0.64‰,全省平均总抚养比为56.71%。下图示意2019年和2021年河南省各市常住人口总抚养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2019年相比,2021年人口总抚养比减少的城市有(     
A.许昌B.郑州C.商丘D.信阳
2.2021年河南省各市的总抚养比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较低B.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C.行政区划范围的大小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3.河南省为减缓人口红利期消失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实施积极生育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实施提前退休制度
2023-08-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3 . 青年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动力,其流向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下表示意青年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主要流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流量排序流动类型占比/%
1中等城市→Ⅱ型大城市15.44
2中等城市→I型大城市13.63
3中等城市→超大城市8.79
4I型小城市→Ⅱ型大城市6.59
5I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6.57
6I型小城市→超大城市6.48

注:I型城市大于型城市。

1.单个中等城市青年人口流出量与小城市相比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中等城市(     
A.经济规模大B.人口基数大C.生活成本高D.环境质量差
2.最易发生青年人口流动的是(     
A.同一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B.同一城市群的边缘城市之间
C.不同城市群的边缘城市之间D.不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间
23-24高三·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023-06-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暑假高三地理 第8讲 人口与城市核心考点

5 . 下表为“2010年和2018年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万人)2018年(万人)
北京1 961.22 154.2
上海2 301.92 423.8
广州1 270.01 490.4
深圳1 035.81 302.7
苏州1 046.61 072.2
无锡637.2657.5
南通728.2731.0
1.下列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深圳B.上海
C.广州D.北京
2.苏州、南通和无锡与北上广深相比,近几年常住人口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户籍管理制度B.经济发展水平
C.教育医疗成本D.环境人口容量
2023-11-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地理练习(一)

6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有(     
①大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某些社会经济政策与户口相挂钩
③大城市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④大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均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人口资源布局的规划
B.有利于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C.有利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D.给城市内部的各项管理带来难度
2023-05-12更新 | 100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和“未富先老”的特点。与过去相比,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在年老之后仍然在就业,或希望开展各类就业活动。下表为2010年和2019年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及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的比重和日平均工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地区

一位老人独居(%)

多位老人同住(%)

老人与中青年人同住(%)

参与本地非农就业的比重(%)

日平均工资(元)

2010年

2019年

2010年

2019年

2010年

2019年

东部地区

7.7

12.0

23.6

35.6

68.7

52.5

32.8

99.9

中部地区

9.5

15.9

26.9

35.1

63.5

49.0

23.6

94.2

西部地区

4.8

11.1

14.7

26.1

80.4

62.8

17.8

85.2

东北地区

5.2

11

26.5

47.8

68.3

41.2

21.2

84.7

全国平均

7.2

12.9

22.4

34.3

70.4

52.8

24.2

93.9

1.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老年人居住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养老水平较高,老年人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B.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中青年长期外出,与其同住比例低
C.老年人就业率高,具备养老能力,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D.老龄化程度较轻,老年人数量少,与中青年同住比例低
2.造成四大区域农村老年人在本地参与非农就业比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条件B.技术水平C.政策差异D.经济因素

8 .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如图所示图1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图2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六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     
A.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B.老年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少年儿童的数量有所减少D.劳动力人口比重有所增加
2.与六普相比,七普时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是(     
A.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增加,振兴东北措施的实施
B.中部地区人口占比减少,产业结构向西部转移
C.西部地区人口略有增加,扶贫攻坚措施的实施
D.东部地区人口明显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3.针对我国七普人口的变化特点,我国需要进一步(     
A.关注失业人口B.限制人口流动
C.增加养老投入D.推进逆城市化

9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研究显示,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水平与全国差异较大,大湾区内部老龄化水平差异也较明显: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省及全国的老龄化水平对比,表1示意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水平
香港、广州
深圳、东莞
佛山、惠州较低
肇庆、江门较低
1.图中a、b、c分别表示(     
A.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全国B.粤港澳大湾区、全国、广东省
C.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全国D.广东省、全国、粤港澳大湾区
2.与东莞相比,广州老龄化水平更高,主要是因为广州(     
A.迁入人口数量更少B.迁出人口数量更多
C.出生人口比例更小D.户籍人口比例更大
2023-04-27更新 | 7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是我国人口流入集中地。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无确定期限、5年以上和定居)与全国相比并无较大差异,但其落户意愿(转为当地户籍)显著高于全国。下图为2017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居留落户意愿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居留相比,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吸引落户的优势在于(     
①公共服务②工作机会③经济收入④社会福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与外围县市相比,中心城市优势最小的城市群是(     
A.成渝城市群B.长江中游城市群C.珠三角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