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运输布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老挝是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预计2021年12月建成通车。中老铁路最初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后中国铁路专家建议降为160公里。下图为中老铁路及周边区域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老铁路设计时速降低主要是考虑(     
A.运输需求量小B.地势起伏大C.雨雾天气多D.技术难度大
2.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可以(     
A.提高运营安全性B.减少人工投入C.降低建设难度D.缩短线路里程
3.铁路建成通车后,老挝最先受益的出口产品是(     
A.农产品B.手工制品C.工业机械D.电子产品
2022-04-11更新 | 26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二)

2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减小,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非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非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 .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连至北冰洋季克西港的中俄陆河联运路线的可行性被提上议事日程。下图是中俄陆河联运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中俄陆河联运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植被D.资源
2.与经白令海峡的海运相比,中俄陆河联运(     
A.腹地范围更广B.运输里程较短C.营运日数更多D.环境污染较轻
3.开通中俄陆河联运的主要目的是(     
A.拉动沿线旅游经济B.开发沿线自然资源
C.加强亚欧贸易往来D.完善交通联运体系
2022-03-23更新 | 1952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二)

4 . 2021年9月27日和若铁路(下图)全线贯通,标志着环绕塔里木盆地、包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若铁路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经济B.技术C.城市D.矿产
2.和若铁路建设时,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冻土广布B.地质条件复杂C.山高谷深D.风沙危害严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俗称的“北京七环”)将于2018年6月底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个节点城市,建成后将形成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优势(     
A.运输速度快B.连接城市多C.建设成本低D.节约建设用地
2.影响“北京七环”选线的主要因素(     
A.地形地质B.气候和河流C.城市分布D.国家政策
3.“北京七环”全线通车将会缩小的是(     
A.铁路运输量B.北京市运输量C.区域经济差异D.能源运输量
2021-09-10更新 | 1722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21日,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安哥拉莫西石油天然气铁路运输专用线完成竣工验收。这是继援建本格拉铁路之后,又一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和施工的铁路运输路线。该国农矿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进口对铁路的依赖性强。作为交通中的“铁”老大,该国目前将铁路运输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安哥拉早期铁路由葡萄牙殖民者于1902年修建。受沼泽、森林等影响,时速仅30公里。长期内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我国与安哥拉除有基础设施合作外,在能源、农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合作,双方在合作中取得双赢。

(1)归纳安哥拉既有铁路布局特点及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目前安哥拉致力打造铁路运输的原因。
(3)针对安哥拉既有铁路的现状,提出今后该国铁路发展的建议
(4)简述“中安”合作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2022-06-12更新 | 96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7 .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2016-11-26更新 | 4601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考)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1: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见下左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材料2:安第斯山脉西侧的沙漠景观与这里风光迥异,风携带沙粒撞击岩石表面,不断的磨蚀,雕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塑造了蘑菇石(见下右图)等典型的风蚀地貌。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蘑菇石地貌的形成过程。
(4)从风的特性和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两个因素,解释其对磨蚀效果的影响。

9 . 已通车运行的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km,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692km是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界点。京沪高铁沿线设有民用机场的城市主要有北京、天津、济南、济宁、徐州、南京、常州、无锡、上海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沪高铁的开通导致沿线机场客流流失量最大的是(     
A.天津B.徐州C.无锡D.南京
2.京沪高铁通车后,促进了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加快了同城化和产业同质化进程B.大幅度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C.扩大了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D.提高城市内部的交通通达性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地间的汉江中上游谷地,是冬无严寒、夏可避暑的养生宝地。受节能减排、产业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重工业发展受到挑战。近年来,十堰市出现常住人口减少的现象。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3)阐述十堰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