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图右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推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4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据此完成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荒漠化问题的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②地——围湖造田
C.③地——不合理的灌溉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2022-06-17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3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2.1练习卷

4 .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触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合量的变化过程。采取“横坡垄作+横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前期(3月16日一17日)径流量大,后期(3月20日~21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②后期积雪性水少③前期土壤解冻少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采取“横坡整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减缓坡面径流B.增大枯枝落叶含量
C.提高作物种植密度D.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5 . 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华山、渭河平原分别属于________(地质构造);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过程有________
(2)图中的两省所在地区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是____
(3)该区域冬季盛行风向为____,其性质是____,成因是____
2022-08-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图1为中国部分区域略图。图2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图3为某地质灾害发生后树木的生长形态示意图。



(1)太原、西安所处的构造地貌为___________,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是___________
(2)推测图3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_________,说出防治该灾害的有效工程措施_________
(3)分析流水侵蚀对黄土高原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2020-11-2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稽阳联谊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层是黄土,其次是发红的土壤,而断面最下层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该地主要受__________(填风向)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曾是(       
A.荒漠B.草原C.森林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现在的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
2020-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黄河身体上也存在“病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B.“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C.“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最有利条件是
A.流经峡谷多,水量大,流速快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11-12高二下·浙江衢州·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9 .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径流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B.封沙育草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
2.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A.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和风力沉积
B.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C.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D.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2014-11-21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衢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生态问题分布面积占省级行政区总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A.新疆B.青海
C.山西D.江苏
2019-12-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地区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1月选考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