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六道沟流域____(季节)以风力侵蚀为主,因为离____源地近,风力强劲;____(季节)以流水侵蚀为主,因为受____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该黄土丘陵区侵蚀速率整体较____(大/小),东坡____西北坡,东坡上部和下部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于中部,侵蚀速率相对较____(大/小)。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自然原因。
(4)为缓解东坡中部冲沟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采用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理由。
2023-11-1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雨滴击溅和径流剥蚀。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之一,工程目标是营造森林3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左右。下图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年降雨量和气象站点分布图。



(1)降雨量最大的气象站是____,解释其原因____
(2)简述雨水侵蚀土壤对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说明森林增加对减少雨水侵蚀土壤的作用。
2022-08-01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37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燥红土是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干旱的稀树草原性植被下的土壤。在云南某些地区,由于受河流的切割,形成高山峡谷地形,相对高差在2000米以上,产生了干热的焚风,这些地区的气候具有气温高、旱季长等特点。下图为云南省燥红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人工降雨可以控制降水量和降水持续时间,从而模拟降水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时间和含沙量的差异。下表为某次人工降雨开始后燥红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裸地、坡耕地、灌草地)产流产沙效应。

土地类型编号起始产流时间(min)稳定产流时间(min)总径流量(L)含沙率(kg/m3)总产沙量(g)
3161136689248
3479124425082
751504220840

材料三:云南省兰坪县境内燥红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该地政府立足优势,采用“林—果—中药”间作套种的方式,建成4000亩银杏种植,5000亩特色水果(芒果、石榴),1450亩金银花的特色产业示范种植基地。


(1)云南省燥红土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形),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____
(2)表中土地类型编号按裸地、灌草地、坡耕地排序的是____。与①相比,说明③土地利用类型产流时间晚、产沙量小的原因____
(3)简述燥红土分布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出燥红土分布区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2023-12-10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大河中,黄河以含沙量大而著称,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的变化,黄河以河口、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1)简述黄河上、中、下游干流泥沙含量的变化特点。
(2)说明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变化的原因。
(3)分析黄河下游流域狭窄的成因。
(4)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3-23更新 | 2137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A.铺设地膜减少侵蚀B.铺设草方格沙障
C.打坝建库护坡固沟D.陡坡修水平梯田
2022-08-02更新 | 363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37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6 . 近年来,我国日光温室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温室内由于受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影响,加上长年覆盖栽培和不合理灌溉,表层土壤会产生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的日光温室较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是
①丘陵缓坡地带     ②平原洼地地区     ③雨林气候地区   ④季风气候地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日光温室长年覆盖栽培加剧了土壤次生盐碱化,其原因是
A.减弱雨水淋溶作用B.减少土壤含水量
C.加剧地表水分蒸发D.增加地下水盐分
3.为缓解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施化肥B.轮作休耕C.减少灌溉D.换土更新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较陡山坡上有序挖掘出的半月形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称为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

材料二:浙江某中学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拍摄到黄土高原部分地貌类型如下。黄土塬指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黄土梁指条带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指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1)用直线正确连接拍摄的照片与地貌类型。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____________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鱼鳞坑保持水土成因。
2023-12-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某校学生利用实验(下图)装置开展水土流失的成因探究实验。实验中只有下表中所列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组实验甲实验乙实验丙实验丁
坡面坡度15°15°25°25°
降水强度1mm/h2mm/h1mm/h2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abcd
1.四次实验后泥沙收集盆中的泥沙含量可能是(     
A.a>c>b>dB.b>d>a>cC.d>b>c>aD.d>c>b>a
2.在不改造装置的前提下,该实验器材还可模拟或演示(     
A.坡面沟谷地貌B.流水堆积地貌
C.泥石流的爆发D.地面沉降过程
2023-06-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图右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推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触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合量的变化过程。采取“横坡垄作+横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前期(3月16日一17日)径流量大,后期(3月20日~21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②后期积雪性水少③前期土壤解冻少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采取“横坡整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减缓坡面径流B.增大枯枝落叶含量
C.提高作物种植密度D.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