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全球有四块黑土带,分别是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我国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至乌拉圭的潘帕斯大草原。其中我国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大约为1.03亿公顷,已开垦成耕地3200万公顷,大约占比为1/3,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些黑土地上商品粮基地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东北黑土区进行的水土流失与种植实验获得的部分数据。



(1)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全球四块黑土带之一的成因。
(2)根据研究数据,判断该实验区域最宜种植的农作物,并分析其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列出东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发展重要举措。
2023-10-2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高三硬核提分(五)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
2023-01-20更新 | 1158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西过渡带,区内黄土深厚,可达百米左右。黄土土质疏松,在缺乏植被保护状态下,一遇暴雨,大量黄土被冲刷流失。图a中A,B,C分别是陕西,山西,宁夏黄土覆盖区,三地地貌景观发育存在差异。图b是黄土高原区降水量分布图;图c为年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土壤侵蚀量关联图


   
   
(1)简述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2)概括黄土高原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成因
(3)在自然状态下,A、B、C三区水土流失程度不同,据图分析其原因
2023-05-28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生物结皮是生长于土壤表层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随降水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的早晚存在差别,是因为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C.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2.与裸土坡面相比,在降水历时较长的状况下,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保持坡面水土B.增加坡面径流
C.增加坡面淤积D.加剧坡面冲刷
2022-11-22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表层解冻土壤是受侵蚀的主要物质。下面左图为某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前期(3月16日—17日)径流量大,后期(3月20日—21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 ②后期融水少 ③前期土壤解冻少 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缓地表径流速度B.增大枯枝落叶含量C.提高作物种植密度D.增加土壤水分蒸发

6 . 我国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来自沙漠地区的细小粉尘沉积在高原上形成100多来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也因此得名。读“黄土高原景观圈”,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抬升B.风力沉积
C.地壳下沉D.流水侵蚀
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导致石灰岩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现象。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8X106hm2,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占45%。广西石漠化严重、导致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耕地“非粮化”是指在耕地从事-切与粮食作物无关但仍属于农业生产范畴的行为。广西石漠化地区2022年“非粮化”面积为1.324X106hm"。图为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面积比重空间分布图。



(1)简述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描述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而积比重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严重的原因。

8 . 暴雨山洪灾害指由暴雨造成山洪的气象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急剧增多和增强,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了来自暴雨洪水灾害的影响。下图为新疆暴雨山洪灾害危害性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新疆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灾损等级空间分布特征是(     
A.分布较平衡B.阿克苏灾损较严重
C.东部比西部严重D.东北部最严重
2.下列关于伊犁河谷灾损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面环山,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经济相对发达,受灾损失大
C.植被破坏,河道侵占严重,易暴发洪涝
D.受北冰洋水汽影响,多降水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广,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国家实施了水土重点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对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鱼鳞坑可储水护坡,是陡坡地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为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图甲)和景观示意图(图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试分析黄土高原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2023-03-16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塬面,1300年来,面积缩小超过600平方千米。火巷沟是董志塬边缘的一条冲沟,沟头延伸至城区。随着火巷沟沟岸不断扩张,该区的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下图示意1970年、2003年、2017年城区范围与火巷沟沟谷形态变化。


(1)分析董志塬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
(2)描述1970—2017年图中火巷沟的形态变化特征。
(3)分析当地城市发展对火巷沟形态的影响。
2023-11-08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