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韭园沟地处陕西,为黄河支流无定河中游的一条支沟,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韭园沟于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经过多年实践,形成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模式。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韭园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2.图中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3.坝系工程建成后韭园沟(     
A.沟谷数量增多B.耕地面积缩小
C.洪峰水位升高D.流域输沙减少
2023-01-10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该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差异超过3000m。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旱,夏季炎热多暴雨。受地形、地貌、气候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该区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推断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引起哪些水循环环节的变化(答序号),并描述其变化特征。
(3)推测近些年来水循环环节的变化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提示:从土壤、气候、水质和生物等角度思考。
2023-07-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19%333520mm3810%205kg1.02亿kg
199510%478450mm4235%135kg0.97亿kg
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南疆盆地
2.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B.风沙危害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
3.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气温年较差大
C.地形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对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径流强度和输沙速率的变化。下图分别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径流强度对比和输沙速率对比图。

   

   

(1)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鱼鳞坑对当地生态恢复的作用。
(2)分析丙坡面前15分钟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
(3)判断甲坡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与甲坡面相比,分析乙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的原因。
2023-06-3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四)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主体部分的位置。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及救治措施。
2023-0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乌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海雀村,地处乌蒙山深处,30多年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5%,800余村民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环境里,艰难地求生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元。3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优秀共产党员文朝荣书记带领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使海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该村森林覆盖率达7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8633元。使居民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彻底改变了贫穷的历史。

材料二:下图为海雀村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三:下图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图。



(1)分析早期海雀村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最终脱贫。请从下列两个方案选择其一,运用水循环原理阐释该方案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
方案一:植树造林
方案二:修梯田
(3)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治地方式,可保土、保水、保肥。鱼鳞坑可否用于贵州省水土流失治理?请阐明你的观点。
2023-07-2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中游在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龙区间开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图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其大型淤地坝分布图。


   
(1)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列举河龙区间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2023-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II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从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
(3)简述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2023-03-09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枣庄沟流域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黄河的三级支流范围,区内年降水量大约478mm,7~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63%。在1999年退耕以前,该地水土流失严重。调查发现,在退耕15年后,该地植被生长状况良好、覆盖度高,以草本为主、灌木和乔木分布较少。从峁顶到坡下,土壤颗粒逐渐变细,粘粒含量逐渐增多,坡下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生物量最多。下左图示意枣庄沟位置,右图示意该流域内5个不同部位的位置。



(1)从气候、地形、植被角度分析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指出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析枣庄沟坡下生物量多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4)目前,枣庄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还需继续治理。从下面两个治理方案中任选一个,并阐述其所起作用。
方案一:沟中打坝淤地(即建设淤地坝)。
方案二:流域植树造林。
2022-08-17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