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影响,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的上地退化现象。

材料二     广西百色市石漠化严重,不利于粮食生产。但夏无台风、冬无霜冻,借助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种植,成为全国重要的果蔬生产基地。2020年2月18日,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百色火车东站,我有百色社会各界捐赠的202吨新鲜果蔬的“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缓缓驶向千里之外的湖北。“百色一号”果蔬绿色专列为全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冷链运输绿色通道,专列自开通以来已开行近200列,为北方地区输送了数万吨南方果蔬。下图为“百色市的位置示意图”。


   
(1)从地形、地貌、气候角度分析百色市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2)北京、哈尔滨等地从广西百色购买蔬菜采用“果蔬专列”,说明其相较于公路运输的优点。
(3)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角度,说明“南菜北运”对百色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3-08-06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集团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淤地坝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景观。



(1)从建设条件角度,说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2)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分析坝地农业能实现高产、稳产的原因。
2022-12-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泾渭分明,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但到了现代,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



(1)说出图中A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____并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
(2)判断B处地形____,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
2022-11-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10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以砂石为材料对裸地加以覆盖的一种免耕耕作模式。宁夏中卫香山开展压砂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砂石多是当地人就近从河沟采的,压砂地目前大约有8万公顷(下图示意其主要分布),多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压砂地建设对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但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因管理和操作不规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水土流失风险。压砂地使用30年后,粒径大于1厘米砂料比例低于20%的标准后,其功能会明显降低而被废弃。目前,废弃的旧砂多被直接推至附近的沟道或是就近堆放在田间地头。

《宁夏水土保持办法》规定:禁止在1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口密度大于150人/平方千米的乡(镇)可以放宽至20°。目前宁夏的压砂地中15°以上的坡地约占0.5%。



(1)简析压砂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的原因。
(2)推测压砂地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大水土流失风险的原因。
(3)请为压砂地的旧砂利用献计献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枣庄沟流域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黄河的三级支流范围,区内年降水量大约478mm,7~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63%。在1999年退耕以前,该地水土流失严重。调查发现,在退耕15年后,该地植被生长状况良好、覆盖度高,以草本为主、灌木和乔木分布较少。从峁顶到坡下,土壤颗粒逐渐变细,粘粒含量逐渐增多,坡下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生物量最多。下左图示意枣庄沟位置,右图示意该流域内5个不同部位的位置。



(1)从气候、地形、植被角度分析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指出枣庄沟流域水土流失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析枣庄沟坡下生物量多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4)目前,枣庄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还需继续治理。从下面两个治理方案中任选一个,并阐述其所起作用。
方案一:沟中打坝淤地(即建设淤地坝)。
方案二:流域植树造林。
2022-08-17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99.9%的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5.4%,群山裸露、怪石林立,是全省乃至滇黔桂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后来经过当地人不断努力,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美好生活。下图为西畴县位置图。



(1)分析西畴县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2)分析西畴县石漠化的危害。
(3)推测当地可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美好生活。
7 . 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丙所在的地形区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数字代表华北地区的城市,其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字母代表东北地区的城市,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其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2-06-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滑坡是黄土斜坡上大块土体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表过程或现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90~5010米,是世界上黄土滑坡分布最集中、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区域。下图为黄土滑坡核密度分布图(搜索半径40千米)。



(1)描述黄土高原黄土滑坡核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黄土高原黄土滑坡形成的自然原因。
(3)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是黄土滑坡相对密度最高的地貌单元。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4)黄土滑坡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就此提出防治黄土滑坡的主要措施。
2022-06-13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吕梁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基本农田结构优化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



(1)说明该流域治理前川地、坡地、塬面种植业发展的不同条件及作物类型。
(2)分析图示小流域居住用地集中安置的优点。
(3)推测小流域治理后蚂蚁沟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4)有人建议把这些治理后的土地进行流转,以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全面防治流域内水土流失。
方面②:缓解流域内人地矛盾。
2022-05-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大孔兑(蒙语意为洪水沟)是指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10条支流(如下图)。孔兑上游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有大面积砒砂岩出露,砒砂岩干燥时坚硬如石,遇水浸泡则松散如泥;中游为库布齐沙漠,多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河内蒙古段的泥沙主要来自十大孔兑。



(1)有专家认为万家寨水利枢纽以上河段有形成”地上悬河”的危险,试说明原因。
(2)为减少十大孔兑入黄泥沙,请从上游、中游、下游地区中,任选一区域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022-02-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