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出发前,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叫黄土梁,黄土峁为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材料二研学小组到达该区域后,选择了合适的观察位置,从该地点向东望去,正前方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梁,黄土梁上分布有黄土峁,正后方地形较平坦开阔。小组成员还在沟谷坡面上看到梯田、防护林等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材料三图为研学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与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景观图。



(1)判断①~④四个地点中研学小组进行地貌观察时所选的位置,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
(2)说出形成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根据地貌演变的过程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对其进行排序。
(3)研学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通过在坡度角小于15°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在坡度角大于15°(tan15°=0.268)的山坡上营造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减轻水土流失。说出斜线部分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分析该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024-01-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左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材料二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可持续振兴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塬,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修建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下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理由。
(4)分析在山腰与沟坡栽种植被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2023-08-03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黄河晋陕段支流。流域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1972年以来,该地逐步推进淤地坝建设;2000年后,流域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材料二下图为“皇甫川流域位置和月平均径流量、输沙量示意图”,下图为“皇甫川1954~2015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统计图”。



(1)简述皇甫川水文特征。
(2)简述1954~2015年输沙量的变化并推测其原因。
(3)皇甫川3月较6月径流量略大,但输沙量较小,请结合其补给类型解释该现象。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长江重点生态区区域内林草地植被质量整体不高,河流、湿地生态面临退化风险,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受损。

材料二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及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1)简述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
(2)长江上游至下游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依次为____________
(3)长江上游重点生态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并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研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下面进行实验探究,实验选用沙质土壤。观察下面三个探究水土流失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在________条件相同情况下,验证____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是____
(2)实验二,在________条件相同情况下,验证____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是____
(3)实验三,在________条件相同情况下,验证____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是____
(4)该实验活动运用的地理原理是什么?____
2022-11-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甲图)和黄河水系(乙图)。



(1)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3)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
2022-10-31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o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为年降水量与土壤侵蚀和及森林覆盖率关系。


材料二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I: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Ⅱ:以生物措施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图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表格为图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产业结构统计。


类型

比重(%

第一产业

种植业

68.5

27.6

畜牧业

27.7

渔业

1

其他

2.8

第二产业

重工业〈包括
采掘业)

67

46.1

轻工业

33

第三产业

26.3

(1)描述土壤侵蚀随年降水量增加的变化规律。
(2)依据该县经济结构,推测该县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甲、乙两地选择合理的方案,并简述理由。
2022-10-09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当地春季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一6~0℃,昼夜温差较大,研究表明春季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分析东北地区春季耕地侵蚀严重的原因。
(2)说明土地流转对农村的积极作用。
(3)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洛河为渭河一级支流,是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之一。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分布有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原沟壑区、土石山林区和阶地平原区(下图)。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疏,黄土深厚;中游高源沟壑区和土石山林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下游阶地平原区,地面平缓开阔,沟壑密度小。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流域内采取了多种措施。

材料二:下图为依据状头水文站监测数据绘制的“北洛河1959年~2016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示意图”。

(1)比较北洛河流域上、中、下游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分析北洛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并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说明理由。
(3)判断北洛河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明显转好的年份,并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阶地平原区中,任选一区分析其可能采取的针对性治理措施。
2022-07-01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三·江苏·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