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用于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下图示意英国泥炭地分布。

(1)从碳循环的角度,解释近代以来英国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的原因。
(2)英国政府从排水和农垦等人为干扰因素入手,采取了修建堤坝,堵塞排水沟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泥炭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上述措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湖水更新速度慢(其换水周期理论值超过200年)。抚仙湖曾大面积暴发蓝藻,流域内的星云湖蓝藻水华频发,水质重度污染。为了恢复生态,云南省通过植树造林、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大力推进抚仙湖保护治理。2021年,抚仙湖流域治理入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图为抚仙湖流域图。

   

(1)说出抚仙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抚仙湖蓝藻暴发的原因。
(2)分析抚仙湖蓝藻暴发对当地的不利影响。
(3)为实现抚仙湖流域可持续发展,分别指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正确做法。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图左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图右为白城气候资料。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2)据图文信息推测白城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木兰溪流经福建省莆田市,其上游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267米,下游平原海拔仅67米,受潮汐影响巨大,淤泥层松软深厚,极易造成洪、涝、潮灾。左图为木兰溪流域简图。

材料二:兴化平原是莆田最主要的农耕区。宋代的木兰陂水利工程,使莆田从泽卤之地逐渐成为沃野良田,却仍未彻底摆脱洪水袭扰。当代莆田人经多方论证、科学模拟,采取裁弯取直、修筑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治理了木兰溪的水患。右图为木兰陂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木兰溪流域内分布4万多家畜禽养殖户、20多家高污染企业,导致水质恶化,蓝藻爆发。莆田积极开展污水治理,建设湿地公园,筑蓄水池、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等。

(1)分析木兰溪流域开发历程中的人类行为分别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
(2)从水环境安全角度,简述在木兰溪修建湿地公园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河的末端,20世纪后期处于干涸状态,2000-2020年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多次流域内生态输水。下图示意台特玛湖2000年以来的面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台特玛湖水域面积逐渐恢复有利于(     
A.发展淡水养殖B.增加流域面积
C.理论蒸发量变大D.水温日变化变小
2.推测2010年以前台特玛湖接受生态输水后面积增长较慢的自然原因(     
A.湖泊沿岸围湖造田,农业用水量增加
B.湖泊沿岸绿洲面积扩大,生活用水量增加
C.生态输水初期,地下水水位埋藏浅,输水后下渗量大
D.生态输水后,湖泊面积扩大,蒸发量迅速增加

6 . 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人类活动
2.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3.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造林工程④盐田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21更新 | 598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卷押题09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资源宝库,2018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间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7℃。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问题,近年来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显著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布,给中下游防洪形势带来新变化。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政府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1)说明鄱阳湖水位超低可能对湿地的服务功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列举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红树林传统养殖模式是砍伐红树林后,在潮间带架设围网进行养殖的渔业生产方式。地埋管道养殖系统(图)是红树林滩涂地下管网中养殖鱼类,地上种植红树林,滩涂表层维护天然动物种群的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推广并取得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水门是鱼管道与纳潮生态混养塘的枢纽,其功能体现在(     
①高潮位打开水门,蓄积水体势能②高潮位关闭水门,防止海水倒灌
③低潮位打开水门,增加鱼管道中溶解氧④低潮位关闭水门,保持混养塘水位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地埋管道养殖系统最适宜推广到(     
A.潮差大的原生红树林滩涂B.潮差小的原生红树林滩涂
C.潮差大的次生红树林修复区D.潮差小的次生红树林修复区
2024-03-31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训练地理试题

9 . 巴拉圭河发源于帕雷希斯山东麓,是南美洲巴拉那河重要支流,上游流经潘塔纳尔湿地,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下图为潘塔纳尔湿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冰川融水补给B.地下水补给C.积雪融水补给D.降水补给
2.潘塔纳尔湿地对巴拉圭河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加下游径流量B.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河流含沙量增加D.河流下游流速增加
2024-03-17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仿真卷四(辽宁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辽宁专用)

10 .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享有“华北之肾”、“华北明珠”的美誉,位于京津冀地区腹地。白洋淀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周边地区气候、改善温湿状况、补充地下水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雄安新区环绕白洋淀建设,白洋淀的水量、水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左图为“白洋淀湿地某季节水均衡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北方某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湿地的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白洋淀湿地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白洋淀湿地与地下水之间存在双向转化关系②人类活动影响白洋淀水位变化
③水文条件变化影响白洋淀水位变化④白洋淀面积与周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呈负相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右图中分别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前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的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2024-03-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