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华南沿海的渔民利用潮汐规律在天然红树林滩地上筑堤围塘发展养殖业。经过多年养殖, 沿海养殖塘严重退化,红树林景观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落实国家退塘还林政策,科研人员选择了某废弃养殖塘开展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目前该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综合效益。下图1示意传统纳潮养殖模式,图2示意废弃虾塘生态种养模式。

(1)分析华南沿海地区传统养殖模式造成红树林景观破坏的原因。
(2)推测科研人员降低养殖塘最低水深、塘底开沟、堤内建台地的目的。
(3)简述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废弃养殖塘生态种养模式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昌北滨江平原是江心洲并岸的产物。由于长江流向与基岩地层走向近乎直交,长江在武汉城区形成如下江段:沌口矶—梅家山、龟山—蛇山、谌家矶—青山矶三对对峙矶头(矶头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河道卡口。在卡口之间,江心洲发育。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江心洲并岸,沿江平原形成,渐成城区。武昌北滨江平原不同时期的演化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明代中期长江河道中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描述武昌北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3)长江作为重要的河流湿地,请说明其对武汉城市生态的作用。
2024-05-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由于入湖河流流经陕蒙两省区,红碱淖生态修复牵扯到陕蒙两省区地方诸多方面的利益。面对红碱淖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由国家组织陕西、内蒙古两省区的多部门对红碱淖湿地进行生态保护,2015年经过两省的协定,扎萨克水库、东葫芦素河水库开始向红碱淖进行生态补水。

材料二:东方田鼠以红碱淖湖滩为最适栖息地,湖泊面积增大后迁入农田。红碱淖2017年湖泊由萎缩期进入恢复期,湖泊面积增加后,大量农田受到东方田鼠的侵扰,出现了严重的鼠患。红碱淖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下图为1957-2020年红碱淖面积变化示意图。

(1)说明红碱淖湿地生态补水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2)为避免日后出现鼠患,请未来防治鼠患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从流域统筹管理角度说明红碱淖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人类活动
2.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3.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造林工程④盐田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21更新 | 598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湖北·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一种耐盐植物,是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盂加拉国是世界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库尔纳专区、南部的巴里萨尔专区和东南部的吉大港专区。图甲示意2016年盂加拉国红树林分布,图乙示意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

(1)与库尔纳专区相比,指出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角度说明原因。
(2)指出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3)推测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4-03-28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模拟卷四(湖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一种耐盐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面积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为保护红树林,广西建立了“红树林滨海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体系”,通过地埋管道、地下养鱼、地上种红树,使滩涂养殖与红树林生长并存,走上了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红树林生态修复之路。左图为1970年至2021年广西红树林面积变化统计图,右图示意红树林地埋管道鱼类原位生态系统。


(1)红树林是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请任选一种生态功能加以说明。
①鱼虾乐园   ②固碳能手   ③海岸卫士
(2)指出自1970年以来,广西红树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20世纪红树林面积变化的原因。
(3)阐释相较于传统鱼虾养殖,红树林地埋管道鱼类原位生态系统的优势。
2024-03-28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二(湖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 . 红树林传统养殖模式是砍伐红树林后,在潮间带架设围网进行养殖的渔业生产方式。地埋管道养殖系统(图)是红树林滩涂地下管网中养殖鱼类,地上种植红树林,滩涂表层维护天然动物种群的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推广并取得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红树林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地埋管道养殖系统的突出优势是(     
A.兼顾经济和生态B.人工饵料投放少
C.土地利用立体化D.养殖环境天然化
2.水门是鱼管道与纳潮生态混养塘的枢纽,其功能体现在(     
①高潮位打开水门,蓄积水体势能②高潮位关闭水门,防止海水倒灌
③低潮位打开水门,增加鱼管道中溶解氧④低潮位关闭水门,保持混养塘水位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地埋管道养殖系统最适宜推广到(     
A.潮差大的原生红树林滩涂B.潮差小的原生红树林滩涂
C.潮差大的次生红树林修复区D.潮差小的次生红树林修复区
2024-03-06更新 | 88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逊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汤逊湖水系属于典型的平原区浅水湖泊。汤逊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使汤逊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将死水活水,恢复汤逊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下图为汤逊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说明水质恶化对汤逊湖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汤逊湖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
2024-02-29更新 | 26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泽曲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平均海拔37004500米,广泛分布风化程度较高的砂板岩。泽曲河上游横剖面包括高山带、低山带、河谷带三大地形单元,阴坡冻融地貌发育。河谷带沼泽广布,在冻土变化影响下沼泽仍在持续扩大,使泽曲河流域总体表现为“碳汇”(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对维持高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泽曲河上游横剖面地形及冻融地貌分布。

(1)分析泽曲河谷阴坡多冻融地貌发育的原因。
(2)说明泽曲河谷冻土沼泽持续扩大的地质原因。
(3)简述气候变暖情形下泽曲河谷冻融地貌演替能增强“碳汇”功能的主要原因。
2024-02-28更新 | 707次组卷 | 9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三(湖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