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是国际认可的蓝碳(蓝碳指利用海洋生物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生态系统之一,有着“海洋绿肺”的美名,具有很强的固碳、储碳的重要生态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因此,红树林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红树林正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固碳能力下降。

(1)说出红树林的生长习性。
(2)根据碳循环原理,简述红树林生态系统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
(3)指出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小的人类活动,并提出保护措施.
2024-05-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名城银川市,地处塞北江南,周边河湖密集,湿地类型多样,湿地面积多年来持续增加,并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2021年《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后,涵盖了银川市的贺兰山东麓502.2平方千米范围被纳入到综试区。区域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1公顷=15亩),在种植过程中形成的浅沟种植已成为重要的水土流失修复工程。当地葡萄酒产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特色产业深度开放的重要样板。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银川周边湿地面积增加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明宁夏今后重点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合理性。
2024-03-1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3 . 巴拉圭河发源于帕雷希斯山东麓,是南美洲巴拉那河重要支流,上游流经潘塔纳尔湿地,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下图为潘塔纳尔湿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冰川融水补给B.地下水补给C.积雪融水补给D.降水补给
2.潘塔纳尔湿地对巴拉圭河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加下游径流量B.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河流含沙量增加D.河流下游流速增加
2024-03-17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咸海是位于中亚半干旱气候地区的咸水湖。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在咸海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该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目前,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下图为咸海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近几十年咸海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②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④在咸海周边围湖造田
A.①(2)B.②③C.①④D.③④
2.咸海面积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周围白风暴活动增强②河口三角洲不断向湖泊中心靠近
③湖泊附近昼夜温差变小④湖床裸露,湖边水生植物面积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14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如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利于湖泊湿地固碳的是(     
A.降低湖泊水位B.疏松地表土壤C.增加植物多样性D.增强微生物活性
2.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其原理是(     
A.减少湖滨植物,碳净排放量降低B.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增容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湿地容量增大,生态系统稳定
2024-03-11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6 . 互花米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多分布在沿海滩涂的潮间带以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滩上,能够有效捕集泥沙,对防止湿地退化有一定积极作用。1989年黄河三角洲引进互花米草,随着互花米草快速扩张,本土原生动植物群落生物量大幅减少。当地先后尝试了刈割、刈割+翻耕、围淹等方法进行治理,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下图为2016~2021年黄河三角洲全部植被类型总面积与互花米草占植被总面积比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互花米草(     
A.喜长期水淹B.根系发达
C.耐干旱环境D.植株低矮
2.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土植被群落逐步恢复B.黄河三角洲湿地萎缩
C.互花米草面积逐渐减小D.黄河携带的泥沙增多
3.互花米草整治后,短期内黄河三角洲应重点(     
A.恢复旅游业B.发展潮汐能
C.抵御风暴潮D.引进新植株

7 . 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益。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秋收来此拓荒,若干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A.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B.生物多样性减少C.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D.农产品产出降低
2.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优先发展策略的首要目的是(     
A.庇护鸟类生存B.增加湿地面积C.开展生态旅游D.稳定河口生态环境

8 .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芳尔盖县境内,是中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温地。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农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湿地已经严重退化,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下降。下图为若尔盖湿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尔盖湿地获得补给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有(     
①降水均匀,补给量大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④有季节性冻土分布,不利于下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为应对湿地退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禁止牧业活动,避免湿地遭到破坏B.全面退耕还湿,增加湿地面积
C.向湿地注水,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以修复D.建立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2024-01-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河流下游汇入哈蒙—赫尔曼德湖、哈蒙—普扎克湖、哈蒙—萨巴里湖,形成了罕见的内陆淡水湖群,合称为哈蒙湿地,连接哈蒙湿地与盐沼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左图为哈蒙湿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赫尔曼德河源头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蒙湿地成为罕见的内陆淡水湖群的原因是(     
A.多河入湖B.气候湿润C.蒸发旺盛D.甲河排盐
2.哈蒙湿地水域面积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甲河的流向描述准确的是(     
A.注入哈蒙—赫尔曼德湖B.注入盐沼
C.雨季入湖旱季入沼D.雨季入沼旱季入湖
4.哈蒙湿地的萎缩可能导致(     
A.赫尔曼德河流量锐减、季节变化增大B.湖泊转变为咸水湖群
C.甲河流程增加、含沙量变大D.盐沼面积扩张
2024-01-16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3+3+3”2023-2024学年高考上学期备考诊断性联考(一)地理试题

10 .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②三峡水库③东海滩涂④日本海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2.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