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西部阿坝州境内,地下冻土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主要由白河和黄河主河道构成(左图)。白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宽浅,自然状态下河湾迁移频繁。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湾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了湿生植被,草本植被和灌木植被三种不同的植被种群,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右图),不同的植被种群彤成于河湾迁移的不同时期。


(1)试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简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条件。
(2)分析图示白河中游河道弯曲的原因。
(3)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右图中砾石边滩植被生长较少的原因。
(4)说出右图河湾凸岸植被种群的演变规律,并说明其原因。
2024-04-03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颈鸊鷉(pìtī)是一种主要在白天活动的水生候鸟,通过潜水觅食。黑颈鸊鷉在繁殖期内常营造浮巢栖息于温带地区的内陆水域,且多在挺水植物丛中活动,受到惊吓则躲入水草丛。我国境内的黑颈鸊鷉4月份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地,10月份又南迁。内蒙古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湖心岛为黑颈鸊鷉筑巢地之一,下图示意该区域黑颈鸊鷉浮巢数量和空间分布。

(1)描述图示区域黑颈鸊鷉浮巢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利于黑颈鸊鷉繁殖的条件。
(3)说明图示湖心岛周围成为黑颈鸊鷉栖息地的原因。
(4)从安全性角度,解释黑颈鸊鷉在甲地筑巢的理由。
(5)提出该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黑颈鸊鷉种群数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4-03-29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草是高等被子植物,根系发达,光合作用效率高,一般生长在浅而清澈的海域。大面积的海草称为海草床,具有维护海岸线及海床稳定、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固碳释氧、缓解气候变化等多重功能。随着近年来海岸带的经济发展,全球海草床快速衰退。我国科研团队在海南岛远离河口的海域开启了海底“种草记”,人工移植海草并采取低草和高草两种草类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形成新的“海底草原”。下图为海草床固碳示意图。

(1)说出海草床衰退的主要人为原因。
(2)分析海草床在稳定海床方面的作用。
(3)据图文分析,海草床衰退后,固碳释氧能力下降的原因。
(4)说出低草和高草两种草类相结合种植方式的优势。
(5)说明科研团队不在河口附近海域种植海草的自然原因。
2024-03-15更新 | 5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又名“草炭”、“泥煤”,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的嫌气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

处在群山环抱中的若尔盖湿地(如下图)是青藏高原在隆起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湿地和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高原物种,其中野生脊椎动物有196种,常见的维管束植物有362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当地居民开沟排水、过度放牧和开采泥炭等活动导致湿地大面积减少。


(1)分析若尔盖泥炭沼泽湿地的形成条件。
(2)推测泥炭沼泽湿地的经济用途。
(3)说明若尔盖湿地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结合材料,提出保护若尔盖湿地应采取的措施。
2024-02-23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武汉的沉湖湿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护最好的一处湿地,是中国五大鸟类分布区之一,鸟类资源有153种,其中候鸟117种,被生态学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图为沉湖湿地位置示意图,到沉湖湿地观候鸟的最佳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24-02-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浩荡之势,一路奔腾澎湃,由甘肃自西向东进入四川,在若尔盖湿地(下图)驻足流连。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湿地完善的生态系统滋养着万千生灵,它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泥炭是苔藓植物在沼泽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每年只能积累约1毫米的厚度。泥炭可用作有机肥料,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挖泥炭,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1)简述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
(2)分析若尔盖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3)从生态角度分析盗挖泥炭对若尔盖湿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4)说出保护若尔盖湿地可采取的现代地理技术。
(5)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列举泥炭的用途。
2024-0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地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兹河(下图)地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部,全长约1401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广布含有大量腐殖质的深厚冻土层(包括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大部分河道宽而浅,河曲和牛轭湖高度发育,成为全球河曲景观分布最密集的河流之一。该河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54%,地下水补给占27%,每年5至9月水位陡增,溢流现象严重。随着全球变暖,其水文和水系特征不断发生变化。


(1)说明塔兹河5至9月水位陡增的主要原因。
(2)从河流水系特征角度,解释该河沿岸多沼泽的原因。
(3)简述塔兹河流域形成深厚腐殖质层的气温条件。
(4)分析冻土在该流域牛轭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5)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塔兹河的含沙量会增大。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巩乃斯河谷位于新疆伊犁地区,南依中天山山脉,谷内湿地广布。专家预计,不考虑人类引水的前提下,未来10年内巩乃斯湿地仍将扩大。



(1)简述巩乃斯河谷地湿地广布的形成条件。
(2)与甲河段相比,分析乙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说明未来10年巩乃斯湿地仍将扩大的原因。

9 .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在参观新农村规划过程中注意到,河北、河南平原地区的村庄都或多或少有废弃的坑塘。经调查,为了方便日常生活,历史上当地先民有开挖坑塘储水的传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先民在村庄开挖坑塘储水主要是因为当地(     
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B.地势低洼易积水
C.土壤疏松水分易下渗D.植被涵养水源少
2.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将废弃的坑塘修复为小微湿地主要是为了发挥其(   
A.蓄洪减涝的功能B.美化环境的功能
C.调节气候的功能D.水产养殖的功能
2023-10-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   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冬季
12月—次年2月
春季
3月—6月
夏季
7月—8月
秋季
9月—11月
占全年径流量的比重6%51%22%21%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