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读“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其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
(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
(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依据是
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性凶猛,喜肉食,常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活动。对水域的清洁度和酸碱性要求较高,耐饥饿。食物缺乏时,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幼体发育为成熟个体时间漫长。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近年来数量有骤减趋势。


分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3 . 【环境保护】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河源地区生态脆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对三江源地区来说,广布的湿地具有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
(3)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4)为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16-12-12更新 | 6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4 .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1)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图示地区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
(2)指出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3)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2014-06-16更新 | 9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模拟(二)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约300公里。保护区内布满了锋利的石灰岩“刀山”石林(如图),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此外,还拥有峡谷、湖泊、沼泽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有物种高达85%,其中47%为当地独有。



(1)指出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所属的气候类型___并简述其特征___
(2)说明该保护区“刀山”石林的地质形成过程___
(3)分析该保护区内特有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___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俗称“四不像”,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我国消失。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经野化训练后重归自然。为保护麋鹿,我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原阳县麋鹿散养场。下图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1)简述图中天鹅洲故道的形成过程。
(2)说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广布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湖北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
(4)推测该区域麋鹿回归自然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
2022-09-07更新 | 5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西部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9月)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具有辽阔的湿地资源,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同时也是上海地区促淤围垦的重点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崇明岛东滩多次建设围垦堤。围垦区内建有东滩湿地保护区,规划不同湿地类型,对保护鸟类资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围垦区外湿地植被-芦苇、海三棱藨草在新的光滩上生长演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图示意崇明岛东滩不同年份大堤位置的变化及大堤建设前、后沿海滩涂的变化。



(1)指出崇明岛东滩大堤位置的扩展方向并分析原因。
(2)从冲、淤平衡的角度,分析东滩湿地植被对加速崇明岛滩涂发育的作用。
(3)围垦后,崇明岛东滩新的滩涂不断淤积,推测围垦区外海三棱藨草、芦苇的演替过程。
(4)分析围垦堤内鸟类数量增加的原因。
2022-06-17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也称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比例合理的贝藻混养体系中,养殖生物以不投饵、低营养级的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为主,其中滤食性贝类主要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微生物等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大型藻类(包括图中海带)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可以在微食物环作用下,进入食物网或形成惰性有机碳(RDOC)而长期驻留在海水中。图示意我国某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养殖系统。该海洋牧场使用的人工上升流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给能量,通过注入压缩空气将深(底)层海水提升到表层的人工海水上升流系统。研究表明,在大型海藻高密度养殖区,养殖密度过大会造成海藻生长变慢甚至大量死亡,通常利用人工上升流系统改善海藻生长条件。



(1)说明在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固碳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分析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
(3)分析人工上升流系统促进海藻生长的原理。
2023-07-2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考模拟预测联考地理试题

9 . 桉树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种,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采用不科学的种植经营方式,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较大的社会争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种植桉树后,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     
①桉树生长迅速,耗费水量大
②种植过程影响土壤物理结构
③大面积、短周期的种植模式
④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错误的是(     
A.注重科技投入,提高桉树种植技术水平B.转变桉树人工林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C.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产业链的延伸D.缩短采伐周期,保持桉林物种多样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蚯蚓,又名地龙,体内含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解热、平喘、降压等功能,自古即入药。目前,还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蚯蚓穿行于土壤中,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土壤卫士”。

材料二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及秸秆覆盖等配套措施,起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种农业耕作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对我国吉林省德惠市某黑土试验区的实验调查发现,保护性耕作的蚯蚓数量是传统耕作蚯蚓数量的2~9倍。

材料三2022年初,国务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其中,土壤蚯蚓是土壤普查的生物指标之一。7月,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严厉打击电击捕杀野生蚯蚓等破坏土壤的行为。下图为土壤中的蚯蚓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更有利于增加耕地中的蚯蚓数量,试分析原因。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严厉打击电捕蚯蚓行为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蚯蚓保护提出合理措施。
2023-06-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