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1 .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1=-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中C表示_______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F代表什么意义?_______
(4)图中ΔH=_______kJ·mol-1
(5)若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l)的ΔH2=-Q kJ·mol-1,则ΔH1_______ΔH2(填“>”“<”或“=”)。
2022-08-1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2 . 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ΔH_______0(填“<”或“>”)
(3)a、b、c的关系式为_______
2022-08-11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3 . 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然后再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
(2)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至少回答三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至少回答两种方案)______________
2022-07-2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名校
解题方法
4 . 已知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为放热反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图表示
B.甲烷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断开反应物中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2022-07-22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5 . 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
A.酒精用于降温B.冰雪的融化
C.氢分子变成氢原子D.镁和盐酸反应
2022-07-22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6 . 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
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系统对环境放出热量
2022-07-2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7 . 一定温度下 H2(g) 与 I2(g) 反应生成 HI(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对该反应体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13 kJ
B.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13 kJ
C.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所需的能量低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反应物化学键中储存的总能量比生成物化学键中储存的总能量高
2022-07-22更新 | 241次组卷 | 6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高二·上海·专题练习
8 . 已知:
化学键H—HCl—ClH—Cl
键能/kJ·mol-1Q1Q2Q3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2>2Q3C.Q1+Q 2<Q3D.Q1+Q2<2Q3
2022-07-2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系统的内能和反应热-【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9 .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反应I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_______
(2)1molNa(s)被氧化成molNa2O(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2-07-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1.2.1 反应热的测量和热化学方程式-【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H2(g)+F2(g)=2HF(g)   ΔΗ=-27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HF(g)的能量大于1mol氢气和1mol氟单质的能量之和
B.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充分反应,放出19.12kJ热量,则Fe(s)+S(s)=FeS(s)   ΔΗ=-95.6kJ·mol−1
C.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Η=285.5kJ·mol−1
D.已知:4P(红磷,s)=P4(白磷,s)     ΔΗ=17kJ·mol−1,则P(红磷,s)转化为P4(白磷,s)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实现
2022-07-2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1.2.1 反应热的测量和热化学方程式-【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