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B.探究硫价态(+6、+4、0)转化

C.验证镁比铝活泼D.测定甲烷体积
A.AB.BC.CD.D
2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比较Cu和Ag的金属性将银棒和铜棒分别插入AgNO3溶液与CuSO4溶液中,并用盐桥和导线(含电流表)将二者连接组成原电池
B验证KI溶液与FeCl3溶液之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取2mL0.1mol/LKI溶液,加入5~6滴FeCl3溶液充分反应,再滴入2滴淀粉溶液
C证明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将苯与液溴反应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
D证明pH(CuSO4)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pH计分别测量40℃和70℃时0.1mol/LCuSO4溶液的pH
A.AB.BC.CD.D
2024-05-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用酸碱中和滴定法
B.判断醋酸为弱电解质:测定并比较醋酸和盐酸的pH
C.用98%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D.测定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中,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2024-04-24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4 . 按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关闭K后,反应开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电极A为正极
B.U型管中M代表阳离子交换膜
C.a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减小
D.b中溶液变为橙黄色,说明非金属性:Cl>Br
2024-03-22更新 | 82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目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比较Zn和Cu的金属性
实验装置
A.AB.BC.CD.D
2024-01-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正定中学等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装有锌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气泡生成速率加快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用洁净铂丝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不含

C

向某未知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镁片、铝片用导线连接,插入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铝片溶解,镁片上产生气泡

铝比镁的金属性强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1+3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银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2Al+3Ag2O+2NaOH+3H2O=2Na[Al(OH)4]+6A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为电源负极B.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
C.放电时负极区pH增大D.放电时Na+通过交换膜向右侧移动
8 .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如图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被氧化,转移3mol电子
C.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
9 .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用途广等特点。如图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反应式为(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极接外电源的负极
B.充电时,若转移1mol ,石墨电极将增重7xg
C.放电时,从石墨中脱嵌移向正极,嵌入钴酸锂晶体中
D.放电时,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10 . 含氯苯的废水可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将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表示苯基,为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极为电池的正极
B.随温度升高,电池的效率可能降低
C.每生成,有迁入极区
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3-09-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