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理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某商用锂离子电池以石墨为负极材料,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电解质为LiPF6与乙烯碳酸酯。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出来而进入负极,放电时则反过来。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发生的正极反应为LiCoO2 →Li1-xCoO2 +xLi+ + xe-
B.负极反应为xLi++xe- +6C→LixC6
C.正极材料Li1-xCoO2中的Co充电时被氧化,从Co3+变为Co4+,放电时被还原,从Co4+变为Co3+
D.LiAlO2 和LiMn2O4等也可做正极材料
2021-08-03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 2013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22高二上·安徽阜阳·竞赛
2 . 瑞典Linkoping(林雪平)大学研究出一款超级电池Power Paper,又称“纸电池”,该电池打破四项世界纪录,因拥有极其轻薄的厚度,并具有极佳的延展性和稳固性,反复经过多次折叠依然能保持良好状态。电池虽小,但其容量为26800毫安,约为iPhone电池容量的十倍,以保障手机具有持久的续航。而根据微软公布的消息,这是一种包含了柔性正电极和柔性负电极的电化学能量存储单元。正负电极都会在柔性的金属丝网上部署镓基液态金属。电化学能量存储单元还包括膜,该膜具有与柔性正电极接触的表面和与柔性负电极接触的相对表面,其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氢氧化镓能和苛性钠、苛性钾溶液反应;而纸电池具有柔韧性更好、容量更高、厚度更薄、延展性更好、稳固性更高等一系列的优点。
B.若正极为铜片,负极分别是锌片和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以NaCl溶液为电解液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则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可能是银片。
C.此纸电池负极材料可以是铝片,正极材料可以是石墨片,若此原电池的电解液为NaOH溶液,其电极反应的负极反应式为:Al-e-+2OH-= AlO+H2O。
D.原电池有携带方便、不需维护、可长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储存或使用等优点,但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由此可得出原电池不等于化学电池。
2022-10-2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趣味竞赛化学试题
3 . 已知:;将用盐桥连接构成原电池,下列情况下电动势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在浓度相同情况下,做正极,做负极
B.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这时电池的电动势变小
C.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这时电池的电动势变大
D.在溶液和溶液中都加入过量氨水,这时电池的电动势变大
2023-06-2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福建赛区预赛试题
4 . 巴格达电池发现于1936年6月,但其发明的时间距今已有大约两千年历史。巴格达电池外表看起来是一只简陋的小陶罐,但以陶罐内装的所有物质及其制作意图来判断,这只陶罐却像是一个电池的外壳。如下是其猜想的结构示意图,若用硫酸溶液作电解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
B.铜不发生反应
C.理论上,电子回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铜管上就有22.4 L气体生成(标准状况)
D.放电后,氢离子浓度降低
2023-06-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竞赛化学试题
5 . 如图是一新型绿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使用了最新研发的Rh SANs(单原子纳米酶)作为电极活性物质的催化剂,使葡萄糖和氧气之间的反应顺利地组成了原电池,葡萄糖反应后变为葡萄糖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h SANs可以降低葡萄糖还原的活化能
B.该电池可以直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中收集燃料
C.理论上,每反应1 mol共有2 mol葡萄糖被氧化
D.Rh SANs是需要附载在正极上
2023-06-2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化学试题
6 . 电解质溶液A:25g        CuSO4·5H2O + 4mL浓H2SO4 + 200mL H2O
电解质溶液B:16g       CuCl+ 100mL浓HCIl+ 100mL H2O + 4g铜粉
以铜为电极,通电电解串连的两个电解槽(分别盛电解质溶液A和电解质溶液B)。正极质量改变如下表所示:
电解前质量/g电解后质量/g改变量/g
电解质液A正极7.47.3-0.1
负极7.57.60.1
电解质液B正极7.47.2-0.2
负极7.37.50.2

(1)正极质量改变不同的原因_______
(2)电解质液中加铜粉的原因是_______
(3)从理论上讲,电解过程铜粉质量不会改变,为什么?实际情况如何_______
2021-08-23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高中一年级试题
7 . 一种微型锂电池以锂与石墨作电极材料、以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的溶液为电解质,具有容量大、电压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宽(-56.7~71.1°C)等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方向移动
B.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2SOCl2+4e-=SO2+S+4Cl-
C.电池工作时,锂失去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论上为4:1
D.电解质溶液要严禁混入水,因为锂会与水反应、SOCl2遇水会发生水解反应
2021-08-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广东和广西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8 . 一个容器被多孔隔板分隔成a、b两部分,a中盛放的是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氯化物混合物溶液、底部放一薄石墨片,b中盛放ZnCl2溶液、底部放一薄Zn片,这两个薄片可以与其上析出的沉淀一起称量。将溶液进行搅拌,用导线连接两薄片,两电极片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按称量序号增大的次序,锌和水的反应可忽略不计):
称量编号电极片质量的变化Δm/g
石墨Zn片
实验前0.000.00
10.00-0.20
20.00-0.40
3+0.49-0.56
4+0.74-0.64
5+1.47-0.88
6+1.30-1.04
7+1.15-1.18
8+0.95-1.37
9+0.95-1.3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a中盛放的两种金属氯化物的质量均为18.2g
B.初期,石墨增量为0的原因是,两种金属氯化物中的一种被还原,且产物溶于水
C.编号3~5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反应:Cu2++Cl-+e-=CuCl↓
D.Cl-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不变→减小→增加→不变
2021-08-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广东和广西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