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理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碳聚四氟乙烯催化剂可提高锌-空气碱性电池的放电性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a极经KOH溶液流入b极
B.放电时,向b极移动
C.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a极净增1.6g时,b极有1.12L(标准状况)参与反应
2 . 无膜氯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低成本高储能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为多孔碳电极,N为Na3Ti2( PO4)3和NaTi2(PO4)3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M极电势高于N极
B.放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aTi2(PO4)3+2Na+ +2e- =Na3Ti2(PO4)3
C.充电时,左侧储液器中Cl2的浓度减小
D.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mole-,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23g
2022-05-26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该原电池中,电子由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入锌电极
C.该电池放电时向锌电极移动
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大
2023-05-15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a、b为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在高温下进行效率更高
B.b为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从电极a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D.若该电池中有参加反应,则电路中有0.4mol电子转移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若反应①通过原电池来实现,则ClO2是负极产物
C.反应②中的H2O2可用NaClO4代替
D.反应②条件下,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
2023-08-0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 氯及其化合物
6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干燥SO2、NH3B.用图2所示装置演示喷泉实验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D.图4中两个烧杯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
7 . 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气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电化学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B.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提高电池的性能
C.电池运行过程中,NaCl溶液中溶质的量会逐渐减少,所以要不断补充NaCl
D.当a极上有14molCr2O参与反应时,右侧装置可以处理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为3mol
2022-11-22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三颈烧瓶中模拟雷雨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利用伽伐尼式氧气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含量,实验装置、氧气含量及氧气传感器结构如图所示。已知三颈烧瓶高压放电过程中有大量等活性氧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传感器工作时电极电势低于电极
B.工作时电极反应为
C.高压放电时,均参与电极反应,导致氧气传感器数值异常增大
D.当空气中存在较多时,氧气传感器测量数值偏小
2024-03-15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负极材料是Pb,正极材料是PbO2
10 . 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电池,通过自供电实现转化为,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装置工作时c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d电极反应式为
D.装置工作时,若消耗6.5gZn,理论上能得到
2023-10-10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区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