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某高温熔融盐“热电池”,采用LiAl、LiSi等合金作电极,具有比纯锂电池更高的安全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完全反应转移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转化为,则消耗
B.负极质量减少时理论上有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该电池工作时电流方向为:用电器
2 . 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泡,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泡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装置中 Cu 电极上电极反应式是
B.图2装置中 Cu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图2装置中 Cr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D.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 Cr电极经导线流向 Cu 电极
3 . 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截面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为非晶硅薄膜,充电时得电子成为Li嵌入该薄膜材料中;电极B为薄膜;集流体起导电作用,充放电过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非晶硅薄膜是正极
B.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C.放电时,外电路通过amol电子时,LiPON薄膜电解质损失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4 . Al-Cu原电池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电极材料为Cu
B.N极上有气泡产生
C.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N极移动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13+
2023-10-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地下管线穿过不同的地质结构及潮湿程度不同的土壤带时,由于氧气浓度存在差别,会引起金属管道的腐蚀。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黏土区钢管作正极
B.电子由砂土区钢管流向黏土区钢管
C.每消耗22.4LO2最终可生成铁锈1mol
D.砂土区钢管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为
6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2H2O(l)=Zn(OH)2(s)+2MnOOH(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2023-08-27更新 | 794次组卷 | 98卷引用:09~10年大连23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二位一体的结合,可以解决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电流流向:电极→负载→电极
B.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SO2-2e-+2H2O=+4H+
C.放电过程中若消耗,理论上可以消除2molSO2
D.移向电极,电极附近pH不变
8 . 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将海水换成乙醇该装置仍可以构成个原电池该装置
B.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金属锂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理论上每转移电子可以生成
2023-07-31更新 | 59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9 . 已知反应Cu(s)+2Ag+(aq)=Cu2+(aq)+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盐桥装有琼脂凝胶、内含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B.银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质量增加
C.当铜电极质量减少0.64 g时,电解质溶液中有 0.02 mol 电子通过
D.盐桥中NO向AgNO3溶液移动
10 . 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铜电极的反应是: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当外电路通过电子的数目是NA时,消耗65 gZn
2023-07-18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