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匠人以铜为胎,将氧化变黑的银丝()嵌入铜器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然后用汗湿的手边捂边揉搓铜器,使铜胎变得乌黑,银丝变得光亮,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揉搓工序中电子从铜器经汗液流向银丝
B.铜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了吸氧腐蚀
C.铜和银均不活泼,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D.用铁丝代替银丝,铜器不会变黑
2023-12-24更新 | 76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

   

   

   

   

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不易被腐蚀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金属腐蚀连接锌棒后,电子由锌流向铁管道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AB.BC.CD.D
2023-12-04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3 .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传感器可监测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极为负极
C.外电路中,电子从电极流出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 .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最终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解质溶液pH变大
C.导线中每通过1mole,需要消耗11.2 LO2(标况)D.b为正极
5 . 中科院科学家设计出一套利用SO2和太阳能综合制氢方案,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Pt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Pt电极→外电路→BiVO4电极
D.BiVO4电极上的反应为SO-2e-+2OH-=SO+H2O
6 . 利用金属Al、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池正极
B.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Na+向b电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紧邻a电极区域的海水呈强碱性
D.每消耗1 kg Al,电池最多向外提供37 mol电子的电量
2023-10-27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泡,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泡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装置中 Cu 电极上电极反应式是
B.图2装置中 Cu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图2装置中 Cr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D.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 Cr电极经导线流向 Cu 电极
8 . 肼()碱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b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由电极b流出经用电器流入电极a
C.物质Y是NaOH溶液
D.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9 . 如图所示铜锌原电池工作装置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
B.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盐桥中的移向溶液
D.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10 . 地下管线穿过不同的地质结构及潮湿程度不同的土壤带时,由于氧气浓度存在差别,会引起金属管道的腐蚀。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黏土区钢管作正极
B.电子由砂土区钢管流向黏土区钢管
C.每消耗22.4LO2最终可生成铁锈1mol
D.砂土区钢管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为
2023-10-02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金太阳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