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直接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为负极
B.电极Ⅱ的反应式为:
C.电池总反应为:
D.该电池的设计利用了在酸碱性不同条件下氧化性、还原性的差异
2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能证实反应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已知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
实验装置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和现象

注:a、b均为石墨电极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形管左管中加入1mol/LKI溶液,∙∙∙∙∙∙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形管左管中滴加0.01mol/LAgNO3溶液,指针向左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归零,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B.①中加入KI溶液后,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C.②中加入AgNO3溶液后,导致氧化性:Fe3+ >I2,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②中电流表指针再次归零时,向U型管右管滴加饱和NH4F溶液,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2023-12-18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考)化学试卷
3 . 小组探究Mg与溶液能快速反应产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与致密的相比是质地疏松的难溶物。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将打磨后的镁条分别加入试管①~③中,观察到:①中镁表面持续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显浑浊(经检验该浑浊物为),气体中检测到;②中镁表面有极微量气泡附着,滴加酚酞试液后,镁条附近至红色;③中镁表面无明显气泡。
(1)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将②中镁条取出,加入到溶液中,观察到很快镁条表面开始产生大量气泡。综合上述实验,结合化学用语从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的角度解释:Mg能与溶液能快速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可知,在水溶液中,镁表面产生的快慢取决于___________
(5)某同学根据上述结论,设计了如图左下原电池,得到了电压表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电压数值为正值时,镁片为负极)。

①50s后,铝片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50s前,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__片(填“镁”或“铝”)。
③电压值最终变为负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能证实为可逆反应。已知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
实验装置

注:a、b均为石墨电极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和现象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加入10滴KI溶液,∙∙∙∙∙∙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10滴溶液,指针向左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归零,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B.①中加入KI溶液后,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C.②中加入溶液后,导致还原性:,上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②中电流表指针再次归零时,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饱和溶液,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2023-12-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河南南阳·期中
5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半反应。已知:
①半反应式:
②五种物质:
(未配平)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①中半反应在原电池中可作为负极反应
B.②中五种物质中能使①顺利发生的物质为
C.是反应③的一个半反应
D.几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2021-11-16更新 | 561次组卷 | 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北京专用)
6 .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可促进得到电子,使其___________性增强,进而与发生反应。
(2)探究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接近】。
装置序号试管内药品现象
浓盐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硫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浓盐酸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探究以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电极表面有析出。
①该装置中左侧电极作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写出该装置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
片、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能,在右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b.若不能,说明原因。
2024-04-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