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可充电水系Zn-CO2电池用锌和催化剂材料作两极,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双极膜是由阳膜和阴膜制成的复合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复合层间的 H2O 电离出的H 和OH-可以分别通过膜移向两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a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b 极的电极反应为:CO2 + 2H+- 2e- = HCOOH
C.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1 mol e-则有0.5 mol HCOOH转化为CO2
D.充电时,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阴极区溶液pH 增大
2 . 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净化含铬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外电路中的电子的流动方向为M→电流表→N
C.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N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3 . 载人航天器中的物质和能量资源都十分宝贵。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再生氧气的大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从元素转化角度来看,上述流程中萨巴蒂尔反应的缺点是___________
飞行时间较长时可用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富集法富集二氧化碳。

(2)电极材料采用多孔碳载镍,“多孔”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电极a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电极b发生反应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K+向电极___________(填"a”或b”)方向移动。
4 . 溶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如下图是由电极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电池(),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不断减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处应该用阳离子交换膜
B.B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外电路通过电子,则右侧溶液质量减轻10.8g
D.原电池的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022-01-23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5 . 在《科学》(Science)中的一篇论文中,圣安德鲁斯的化学家描绘出了一种使用(二甲亚砜)作为电解液,并用多孔的黄金作为电极的锂-空气电池的实验模型,这种实验电池在充放电100次以后,其电池容量仍能保持最初的95%。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其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孔的黄金作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电解液能传递,但不能换成水溶液
C.该电池放电时每消耗2mol空气,转移4mol电子
D.给该锂-空气中电池充电时,金属锂接直流电源负极
2022-01-2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择性)化学试题
6 .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总反应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混合物一旦受热熔融,电池瞬间即可输出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电极为正极
B.放电过程中,向硫酸铅电极移动
C.常温下,在正负极间接上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D.可将无水换为其浓缩电解质溶液
7 . 暖贴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水、食盐、活性炭、吸水性树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贴工作时发生了析氢腐蚀
B.负极反应式:
C.暖贴使用后铁粉最终转化为
D.食盐是电解质,活性炭作正极材料
2022-01-1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9 .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属于电解池
B.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CO2
10 .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放电时
A.铝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阳离子移向负极
C.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D.电流由铝板经外电路流向铂网
2021-12-22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