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放电时,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浓度升高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
2 . 南开大学陈军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以两性羟基乙酸铝为电解质的二次电池。两性羟基乙酸铝具有双极电离能力,该电池充电时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C.充电时,电极M连接电源负极
D.充电时,当两性羟基乙酸铝电离出时,阳极板质量增加2g
3 . 薄膜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下图为其工作示意图,薄膜只允许计通过,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导电介质c为含的盐溶液
B.放电时,当电路通过电子时,b极薄膜质量增加
C.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为
D.薄膜在充放电过程中参与了电极反应,质量发生变化
2024-06-0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化学试卷(二)
4 . 利用铝电池电解溶液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N极为铝电极,其余电极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极膜产生的移向M极
B.Q极端的电势高于P极端
C.装置工作时,消耗的气体与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D.外电路中通过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2.7g
2024-05-27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期,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铝电池。该电池的熔盐电解质由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和氯化铝(AlCl3)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电池放电过程中会形成,放电总反应的方程式为2Al+3Se=Al2Se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惰性电极为阳极
B.放电时,Al电极附近的阴离子浓度升高
C.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正极质量增加18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放电的混合型液流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向电极A迁移
B.放电时,在该环境下的氧化性:
C.充电时,电极B上还可能发生:
D.放电过程中,可利用及时清除电极B上的“死锰”,提高充放电过程的可逆性
7 . 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如下,电极a为锂硅合金(),其放电时的反应为:,电极b为镍钴锰三元材料通常可以表示为:,电解质选用固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电时从负极材料脱出,经电解质嵌回正极
B.放电时通过电路电子时,电解质损失
C.充电时电极a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024-05-1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学科试题
8 . 一种清洁、低成本的三步法氯碱工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传统氯碱工艺相比,该方法可避免使用离子交换膜
B.第一步中阳极反应为:
C.第二步中,放电结束后,电解质溶液中NaCl的含量减小
D.理论上,每消耗1molO2,可生产2molNaOH和2molCl2
9 . 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及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端电势高于a端电势
B.放电时,Cl-通过阴膜向右侧溶液移动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2024-04-1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024·辽宁沈阳·一模
单选题 | 适中(0.65) |
10 .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催化多硫化物循环的自供能产氢体系,如下图所示。通过将锌一多硫化物电池与电解制氢装置集成,最大化利用了间歇性太阳光,实现日夜不间断的自供电的H2生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多硫化物电池白天可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装置夜间工作时,应将电极ac、bd分别连接
C.装置白天工作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H2生产装置中可以使用钠离子交换膜
2024-04-15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