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我国科研人员在酸性电解液中开发了一种基于质子()化学的空气自充电Pb/PTO电池,在酸性电解液中氧的标准电极电势较高,正极放电原理及放电后的正极被空气中的氧气自发氧化的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可为水
B.放电时,电子移动方向:Pb电极→用电器→PTO电极
C.充电时,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D.放电时,PT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2 .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可逆电池装置,充电时该装置可吸收CO2合成甲酸,其具体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将阴离子、阳离子复合组成双极膜,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2O解离为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膜是阴离子膜,P膜是阳离子膜
B.充电时,N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电子由a流向电源的M极
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通过1mol电子,理论上复合膜层间有0.5molH2O解离
3 . 电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装置Ⅰ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溶液),装置Ⅱ实现铁棒上镀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中b处应通入
B.电镀结束后,装置I中溶液的减小
C.a处通入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D.装置中阴极质量变化,则装置I中理论上消耗甲烷(标准状况)
4 . 一种新型富含氧空位的双功能催化剂,可对空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双向催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催化路径如图所示。表示R基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b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放电时(标准状况)参与反应,有由a极区移向b极区
C.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决速步反应为,氧空位提供更多反应位点,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024-06-0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科学院将分子引入电解质中调整充电和放电反应途径,研制出了高功率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可与水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既可选用含水电解液,也可选无水电解液
B.放电时,最终被氧化为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
D.放电时,每产生(标准状况下)时,电路中转移电子
6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发明了一种以对苯二甲酸二钠复合材料和硬碳(多孔形态,化学式为C)为电极材料的有机钠离子电池,其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a电极发生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电极电势高于b电极
B.充电时,向b电极移动
C.放电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用该电池为一个60200mAh的充电宝充满电,a电极质量增加51.75g(,一个电子的电量)
7 . 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实现了发电、环保两位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是正极,c是阴极
B.氧化1mol苯酚,理论上NaCl溶液中减少的离子为
C.电池工作时,b极电极反应为
D.d极电极反应为
2024-04-0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监测化学试题
8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研究的水系双离子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极附近溶液pH增大
B.放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b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充电时1 mol Cu完全转化为Cu3(PO4)2,电池内部有6 mol Na+发生迁移
9 . 纳米硅基锂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反应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质可选用能导电的有机聚合物
B.电池放电时,由b极移向a极
C.聚合物隔膜将正、负极隔开,可使电子通过
D.充电时,a极反应式为
2023-06-21更新 | 10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10 . 利用甲烷燃料电池作电源,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有害气体分别转化为,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甲进入的气体是甲烷
B.b极的电极反应为:
C.d电极反应式是
D.通过丙出口出去的物质只有硫酸铵的浓溶液
2023-08-21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演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