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和滴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NaCl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 电子晶体是原子或离子在同一平面上整齐排列的二维晶体,也称为维格纳晶体,通常用于制造新型半导体。氮化钙(Ca3N2)是一种电子晶体,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半导体陶瓷工业等领域。氮化钙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遇水强烈水解,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用Ca与N2反应制备Ca3N2,并对Ca3N2纯度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I.Ca3N2的制备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点燃____(填“A”或“C”)处酒精灯,当观察到_____时点燃另一处酒精灯。
II.Ca3N2纯度的测定(已知所含的杂质只有单质钙)
(3)方案一:①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打开K1,K2,通入N2,将装置内空气排尽;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m1;③____,用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水,至不再产生气体;④____;⑤再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m2。则产品中Ca3N2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

(4)方案二: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蒸馏水,打开K持续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气全部蒸出,并用100mL1.00mol•L-1稀硫酸标准液完全吸收(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从烧杯中量取10.00mL吸收液注入锥形瓶中,用1.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稀硫酸,到终点时消耗12.20mLNaOH溶液。则产品中Ca3N2的质量分数为____
3 . 化工原料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
Ⅰ.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水合肼(N2H4·H2O)。

实验步骤:关闭K2、K3,打开K1,制备 NaClO;关闭K1、K2,打开K3,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K3,打开K2,点燃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
(3)步骤2中通入N2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槽中放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3与 NaClO反应生成N2H4·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N2H4·H2O+2I2=N2↑+4HI+H2O,测定水合肼粗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
a.称取N2H4·H2O粗产品(其它杂质不与I2反应)2.000g。
b.加水配成250.00mL溶液。
c.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d.用0.3000mol·L1的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
消耗碘标准溶体积/mL20.2420.0219.98

f.数据处理。
(6)碘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滴定管中装入碘标准溶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7)消耗的碘标准溶平均体积为______mL,粗产品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8)判断下列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碘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2020-06-03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二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4 . 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最理想的气体发生剂原料。工业水合肼法制备叠氮化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NaN3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AgN3;部分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熔点℃沸点℃溶解性
CH3OH−9764.7与水互溶
水合肼
(N2H4•H2O)
−51.7118.5与水、醇互溶,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亚硝酸甲酯(CH3ONO)−17−12溶于乙醇、乙醚
请回答:
(1)步骤Ⅰ中NaNO2与稀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产物中的另一种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Ⅱ中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模拟步骤Ⅱ,实验装置如图(装置中冷却水省略,下同):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温度在20℃左右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最高,但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合理给分)
③图中X处连接的最合适装置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

(3)步骤Ⅱ中制备叠氮化钠的操作是_______;步骤Ⅲ中溶液A进行蒸馏的合理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打开K1、K2,关闭K3 ②打开K3 ③加热   ④关闭K1、K2
(4)步骤Ⅳ对溶液B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的1/3,NaN3结晶析出。
①步骤Ⅴ可以用_______洗涤晶体。
A.水             B.乙醚             C.乙醇水溶液             D.乙醇
②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是以淡黄色K2CrO4溶液作指示剂,将AgNO3标准溶液滴入样品溶液,至少量Ag2CrO4出现(即析出橘红色沉淀),达到滴定终点。AgNO3溶液要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里进行滴定,理由是__________。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
A.滴定管管尖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B.滴定时滴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接近终点时一滴一摇
C.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冲下
D.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E.若发现AgNO3溶液滴加过量,可回滴样品溶液,至红色褪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