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铝热反应(铝过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之一为“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探究铝热反应后固体的性质:将反应后容器中的残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100mL稀硝酸,固体完 全溶解,(假设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活泼金属可把稀 HNO3还原为NH4NO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加4 mol·L1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溶液 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D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求c(HNO3)=_____________
③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 +3SCNFe(SCN)3 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 > (SCN)2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42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七校高一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