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向某钾盐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白色浑浊

该钾盐为

B

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收集点燃,火焰上方罩有干冷小烧杯

有蓝色火焰,小烧杯中有小液滴

煤粉生成可燃性气体一定是氢气

C

向2mL溶液中滴加2滴KSCN溶液,再滴加5滴5%的溶液

滴加过程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不能说明反应后不存在

D

将收集满甲烷和氯气混合气的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久置光照

试管内液面上升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A.AB.BC.CD.D
2024-03-23更新 | 7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 . 氯酸钾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某化学小组制取氯酸钾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I.制取氯酸钾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制得氯酸钾,若装置B中加热温度过低,所得主要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已知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B所得溶液中提取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洗涤、干燥。

II.探究氯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
(4)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室温下,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1234
0.20mol·L-1KI/mL1.01.01.01.0
KClO3(s)/g0.100.100.100.10
6.0mol·L-1H2SO4/mL03.0x9.0
蒸馏水/mL9.06.05.00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无现象变蓝变蓝无现象
①3号试管实验中x的值为___________;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2号试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由该系列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 . 某研究性小组同学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了下列任务。
任务一: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①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②___________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___________
(3)能说明图2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图2)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适量水中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三种可能:I:只含有Fe3+;II:只含有Fe2+;III:既有Fe3+又有Fe2+。为验证III的可能性,选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
A.稀H2SO4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E.氯水。
取试样,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填试剂序号),经观察现象可确定含有Fe3+;再取适量的试样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填试剂序号),观察现象则可确定含有Fe2+
任务二: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密闭容器中的300mL0.100mo/L的酸性KMnO4溶液。写出SO2与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aL/min,经过bmin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SO2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则该空气样品中SO2的含量是___________g/L。
2023-04-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较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产物复杂。如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可同时得到三种气体。某同学欲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生成并制取氮化镁。(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已知:①沸点是21.1℃、熔点是℃;的沸点是℃、熔点是℃;
②氮化镁遇水会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实验中两次使用装置,第二次使用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前需先打开开关,向装置内通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当_________时停止通入
(4)实验过程中,发现在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22-11-1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可与等多种物质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将放入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在150℃下用电火花不断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之一为,压强为零,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之间也能进行反应,某科研小组对其反应产物进行了探究分析。
第1步: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用98.3%浓硫酸吸收(可溶于浓硫酸,加热后又会逸出),得到无色吸收液。

第2步:用如图2所示装置加热浓硫酸吸收液,使挥发,通入盛有的试管中,至固体颜色不变后,再通入,气体2min。

第3步:称取图2中反应后的固体0.5g,加水溶解,配制100mL待测溶液。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上述“第3步”中配制100mL待测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填1种)。
③图1、图2中的NaOH溶液用于尾气处理,则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某科研兴趣小组运用数字化实验对的反应过程进行探究(如图3所示)。

步骤如下:
Ⅰ.将计算机、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依次相连。
Ⅱ.用无水与浓(70%)反应制取并用仪器A收集气体。
Ⅲ.将氧气传感器塞入仪器A中间接口,进行数据采集,用药匙取少量从仪器A右端加入,迅速塞紧瓶塞。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ab段氧气的含量迅速升高,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bc段氧气的含量慢慢降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2-09-29更新 | 1148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区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质量几乎不变,记为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
d.打开,缓缓通入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质量几乎不变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缓缓通入,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填标号)。
a.品红                    b.NaOH             c.             d.             e.浓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生成的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会增强,他将按同温同压下体积比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品红溶液未褪色,请分析原因: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探究的酸性强于HClO(可能需要的装置和试剂如图所示)。

所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纯净的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能证明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7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
(2)当观察到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
(5)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8 .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古法硫酸生产方法并进行SO2性质探究。

已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活塞K1、K2,打开活塞K3,高温加热绿矾。
完成下列填空:
(1)C装置中覆盖食用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B中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理论值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
为探究SO2与钡盐溶液的反应,在装置C中先后四次加入不同的溶液:
已煮沸的BaCl2溶液未煮沸的BaCl2溶液已煮沸的Ba(NO3)2溶液未煮沸的Ba(NO3)2溶液
注: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相同,钡盐溶液浓度相同;油层厚度一致,通入SO2流速一致。
得到如下pH-t图:

(2)曲线①呈缓慢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曲线②出现骤降,表明溶液中生成了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比分析上述四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任写2条)。
(3)为对排气法收集到的SO2气体进行含量测定,将2240mL气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中,经过滤、洗涤、烘干,最终得到沉淀21.436g。则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若该实验数据较实际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气体通入速率过快        b.沉淀未进行恒重操作
c.收集的气体中有CO2     d.未用食用油覆盖液面
2022-01-15更新 | 107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考最后押题卷(一)化学试题
9 . 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
②取白色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③取①中无色溶液,通入适量,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OHB.、NaCl
C.、NaOHD.、NaOH
10 .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现象
I.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II.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
III.将A装置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微微加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E装置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IV.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E装置中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V.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操作I的目的是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C装置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操作II中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的原因是_______
(3)操作III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E装置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
(5)操作V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
2021-09-29更新 | 1732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