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节约药品用量,有人建议用具支试管(下图)代替仪器X,用试管代替集气瓶。为方便控制铜与硝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和排水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

(4)完成实验后,有人提出疑问:在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仅得到一个,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得到三个,但氧化性却是浓硝酸>稀硝酸。解释角度一: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是比较___________;角度二:同一种还原剂能被浓硝酸氧化,不能被稀硝酸氧化。根据角度二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以证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滴加浓硝酸之前,需先通入,目的是___________;滴加浓硝酸后,当③中为稀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当③中为浓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4)中角度二的验证实验不够简约,可将之前排水集气收集满NO的两支试管用橡胶塞塞紧,为防止气体逸出产生污染,在不取下胶塞的情况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简述其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的方法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2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探究溶液与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1)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可生成黄色氯亚铜酸溶液。该实验小组对实验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进行了如下探究,并提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白色沉淀的生成与铜粉的量有关。在实验②的基础上,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___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___,则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
②乙同学认为白色沉淀的生成与有关,可在实验①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若猜想正确,则实验方案及现象为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白色沉淀为,请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正确:__________。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的合理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烧杯A中生成白色固体,则酸a为__________(填名称),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若酸a为浓盐酸,则烧杯A中未见白色固体生成,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023-05-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略)
滴液漏斗   
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ii.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
(2)滴液漏斗的弯管作用为_______
(3)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在空气中缓慢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根据资料ii,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的是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3-05-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NaNO2并探究其性质。
查阅资料信息: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②酸性KMnO4溶液可将低价氮的氧化物或酸根离子氧化为NO
(1)NaNO2的制备(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已检查装置气密性)。

①若没有装置B,则装置C中Na2O2与水发生反应: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②制得的NaNO2固体中混有的杂质主要为NaNO3,改进措施是在装置A、B间添加_____,提高NaNO2的纯度。
③装置E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验证亚硝酸钠与70%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为NO和NO2的混合气体。
已知:FeSO4溶液可吸收NO;NO2的沸点为21℃,熔点为-11℃。

①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②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1,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
(3)测定某亚硝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该样品的杂质均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的含量。称取2.0g亚硝酸钠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再用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
实验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mL9.9710.0212.0110.01
该亚硝酸钠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表明,当乙醛加入到溴水中,溴水会褪色。针对此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乙醛结构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
(1)假设Ⅰ:醛基含有不饱和键,可与Br2发生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假设Ⅱ:乙醛具有α-H,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无论乙醛发生几元取代反应,参加反应的Br2与生成的H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假设Ⅲ: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过程】针对以上假设,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方案。
方案Ⅰ: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操作现象
试管11mL溴水+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褪色
试管21mL溴的CCl4溶液+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则试管2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方案Ⅱ:通过测定反应后混合液的pH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操作pH
试管3加入20mL溴水,再加入10mL苯酚溶液,待完全反应后(苯酚过量),测定混合液pH1.85
试管4加入20mL相同浓度的溴水,再加入10mL 20%的乙醛溶液(乙醛过量),3min后完全褪色,测定混合液pH
注:苯酚和乙酸的电离及温度变化对混合液pH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写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1.85,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_______1.85(填“大于”或“小于”),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2023-02-15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苯酚是生产某些树脂、染料、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氯化铁溶液检验苯酚(或酚类)。某小组为研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苯酚显色反应的影响而进行下列实验。
(一)制备无水氯化铁

已知:FeCl3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请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FeCl3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无水氯化铁时,导管连接顺序为为e→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h。(填字母)_______
(二)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苯酚显色反应的影响
已知:I.苯酚显色反应的原理为
II.苯酚易溶于苯,难溶于石油醚。石油醚无色且密度小于水。
探究有机溶剂对氯化铁的苯酚紫色混合液的影响,相关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一定浓度的苯酚水溶液的体积/mL溶液加入物质实验现象
x2滴溶液呈深紫色
22滴1mL溶液呈紫色
22滴1mL苯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浅紫色
22滴1mL石油醚_______
(3)x值为_______,结合上述实验,预测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
(4)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颜色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对比实验③④的现象,颜色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
(5)若想探究pH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不可加入____(填“稀盐酸”、“稀硫酸”或“硝酸”)进行调节。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钠分别与无水乙醇、冰醋酸反应的反应速率。
经查阅资料:
物质无水乙醇冰醋酸
密度(g/cm3)0.9680.7891.05
羟基氢活性大小无水乙醇<冰醋酸
(1)根据上述资料,该小组同学预测:反应速率更快的是钠与___________(填“无水乙醇”或“冰醋酸”)的反应。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①根据信息,完成如下表格:
实验序号钠块(形状大小几乎一样)两个相同的烧杯(反应液体50mL)实验现象钠块完全反应完所需时间实验结论
0.15g无水乙醇___________,产生气泡较快1285s钠与无水乙醇反应的反应速率比钠与冰醋酸反应的速率快得多
0.15g冰醋酸___________,产生气泡较慢3625s
②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果是钠与无水乙醇反应时,钠块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更短。对此,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
③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对上述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钠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机理过程如下:
Ⅰ.金属失电子的过程:Na-e-=Na+
Ⅱ.金属离子扩散到溶液中的过程:Na+→Na+(aq)
Ⅲ.活性氢(钠与水反应时为水中的H+)得电子的过程:2H++2e-=H2
Ⅳ.H2分子逸出的过程:H2(吸附)→H2(g)
①对照钠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该同学提出猜想:钠与无水乙醇或冰醋酸反应的速率主要由第Ⅱ个过程决定,即由生成的乙酸钠(或乙醇钠)在冰醋酸(或无水乙醇)中的___________决定。
②请设计实验,帮助该同学验证上述猜想:将50mL冰醋酸和50mL无水乙醇分别加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___________
2022-01-2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 =2NaNO2
②NO、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N2_______(填化学式)。
Ⅱ.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NO2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可将MnO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________
②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9 . I.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杂质气体,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
(4)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
II.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导气,冷凝水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欲结束实验时,需进行的操作为: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___________(填有关K1、K2的操作)。
2020-06-06更新 | 8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学习小组为验证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NO与NaOH溶液不反应,NO2与NaOH溶液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备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NaOH溶液及CO2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加入药品,打开装置①中的弹簧夹后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④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若用质量分数为70%浓硝酸(密度为1.42g·cm-3)配制250mL3mol·L-1的稀硝酸,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装置①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设计,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6)做实验时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⑤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7)验证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