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如图为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还缺________,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为_______
(2)若将氧化铁换成氧化镁,该反应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理由是______
(3)铝热反应的用途有哪些__________
2020-01-29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测试卷
2 .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检验产物”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C不需要持续加热
B.D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C.B是无用装置
D.仅用该套装置和药品无法达到检验产物的目的
3 .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还可用作熔矿剂,使某些不溶于酸的矿物分解。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请回答:(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支撑仪器略去)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1)实验开始时,对A进行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
(2)B中反应方程式为__
(3)若装置C中开始发生倒吸,则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填编号)。
a.移去图中的酒精灯                         b.将C中橡皮塞拔出
c.将B尾端的乳胶管取下          d.将A与B之间的乳胶管取下
(4)探究: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溴水完全褪色。学习小组通过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与反应后溶液中n(Br)来确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①假设:请写出假设1的反应类型。
假设1:CH3CHO+Br2→CH2BrCHO+HBr__
假设2:CH3CHO+Br2→CH3CHBrOBr 加成反应;
假设3:CH3CHO+Br2+H2O→CH3COOH+2HBr 氧化反应。
①结论:若实验测得n(Br2)=0.005mol,n(Br)=0.01mol,则证明假设__正确。
5 . 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硫酸亚铁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①通一段时间氮气后加热,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木条复燃;
③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④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已知:SO2熔点-72℃,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
(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______气体,依据是_________
(3)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6 .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死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无机含氯消毒剂包括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液氯和新制氯水都是游离态氯,都能作杀菌消毒剂
B.因为Cl2能与水反应,所以自来水中不存在游离态氯
C.溶液中H的浓度越大,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越好
D.含氯消毒剂应密封保存
(2)漂白粉是一种优良高效、价格低廉的常用杀菌消毒剂。实验室中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其中肯定存在CaCl2,设计实验,探究该漂白粉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有__________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有__________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O)2又含有CaCO3
[设计实验方案]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 mol·L1稀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表格可以不填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28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1
7 . 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uO,他根据所提供的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1)装置A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测试卷1
8 .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都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除生成Na2CO3和O2外,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呢?并简述原因_____
(4)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______
2020-01-2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1
9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应用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E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________。请在图中的D处以图像的形式表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20-01-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1
10 .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a中溶液褪色还原性:
B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C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色,所以滴入酚酞变红;
,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Dd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变质
A.A
B.B
C.C
D.D
2020-01-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