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演讲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完善充电桩、自行车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公众优先绿色出行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和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C.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潮汐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D.加大农村房屋建筑节能改造力度,降低冬季取暖燃料的使用
(2)二氧化碳加氢可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既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得到性能优良的汽车燃料。反应原理为:
①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为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2(g)和9molH2(g),测得CO2(g)、CH3OCH3(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到达A点时,_________(填“>”、“<”或“=”)。0~5min内,_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二甲醚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百分号内保留2位小数)。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H2的含量保持不变                 B.CO2(g)与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E.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2023-07-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B.可利用CaO或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
C.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CH3OH,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
D.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2022-12-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3 . 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下列有关环境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
B.汽油中添加Pb(C2H5)4,提高汽油的抗爆震性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C.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2022-10-02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最广泛的合金是钢
C.PM2.5、PM10颗粒物在空气中含量少,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没影响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
2022-01-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