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2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B.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D.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193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226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
2022-08-22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下是关于汉至唐江南经济的史料记载。按其描述状况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②“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③“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7 .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 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生产自给自足B.自由雇佣劳动C.产品远销海外D.商帮控制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中华文化在冲击和交融中迈向新生。以下史料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②“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③“欲悉各国情形,必谙(熟悉)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2-01-1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自2015年8月起,在黄海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打捞中,100多件文物陆续出水,其中一组瓷器碎片拼合后,出现了显现出“致远”的铭文字样,成为推断“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的依据。作为重要的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