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王莽建立“新朝”(8—23年)后,为了缓和西汉末年以来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新政、“托古改制(仿照《周礼》改革)”。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恢复“井田制”。实行五均制,在长安、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其职责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管理市场物价。由政府办理贷款,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货,实行无息或低息政策。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发行20多种货币,价值比例十分不合理,货币贬值严重。由于王莽改制竭力复古,不切实际,所用非人,触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加之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导致改制的最终失败。

——根据百度百科改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措施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王莽改制中获得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迅速向工业国转型,各地区之间商业活动频繁,但地区交易规则的差别和习惯法差异对商业规范造成诸多不便;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为法律统一化和法典化提供了依据;强调价值观统一、重民族传统的民族主义深刻影响德国,直接作用于法典的编纂;强调个人民主权利和经济自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法典的价值取向;丰富细密的各地方民事普通法以及法国、奥地利的法典化实践为德国提供了广泛的资料来源;由罗马法发展而来的潘德克顿法学学派,建构了德国民法典的理论基础;主张保留封建政制的保守派最终占据上风,塑造了德国民法典内容上保守的特征。德国民法典在长达23年的制定过程中历经多次审查和广泛订论,不仅为本国制定了一个法典,也为各国学者留下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立法资料。

——摘编自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续)》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为制定民法典创造了政治前提;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人力支持;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纂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发展而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政治精英和法学家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足以跻身最优良的现代法典之林”,“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摘编自张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民法典与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华民国民法典。
3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认为俄罗斯可做“陆战之邻”,美国“劲悍英寇”,可做“水战 之援”。清廷完全可以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夷人”终将“服我调度”范我驰驱”。这说明魏源
A.具有反侵略的民族意识
B.没有摆脱传统思想束缚
C.认识到思想启蒙的价值
D.尚未真正了解世界大势
2019-10-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等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A.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
D.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面这段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⑤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     
A.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广泛传播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016-12-12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