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2017-12-26更新 | 307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A.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_
B.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C.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D.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2017-10-10更新 | 58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清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4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