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朱熹B.顾炎武C.董仲舒D.程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16-11-18更新 | 335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特点?

材料二 中学为其本,西学为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者多,议院立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主张?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五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根据材料四、五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的态度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4)材料六所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历程,这三个历程中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 . 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
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2016-11-01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开封二十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