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17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需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如《怎样种棉》《城市和乡村》等充分结合革命战争形势和具体实际编写的教科书。这反映出当时的教科书编撰活动(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要求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表现
C.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D.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良渚古城核心区域及外围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依照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此项工程约需110年才可完成。显然,工程任务的分派、工人的集中管理、工程的质量监管等各方面的落实必须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据此推知,良渚遗址(       
A.尚未呈现国家初始形态
B.带有聚族而居的特征
C.形成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D.出现强制性公共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整部影片最令人动容的瞬间是冰雪覆盖的血肉战士,他们仿佛一组伫立在历史中的雕塑,永不退色。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改变了冷战的力量对比D.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2023-12-08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角抵,亦称角力、相扑,秦时往往同射御等活动一道进行,主要出现在宫廷当中,观赏性较强。到隋唐,角抵从宫廷走向民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等新形式。武则天在位时,规定每年十月军中集中习武,主要是练习射箭、武技和角抵。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的《圣济总录》云:“七八月之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故在七月中元节,民众多喜角抵,“云秋瘴气也”。两宋时期,在瓦舍、勾栏中出现了专门的角抵表演场地和团体,在上元节等节日中,也有角抵专门演出,“论输赢”已成为宋代相扑比赛的重要形态。《梦粱录》中将女相扑手称为“女占”,赛关索、黑四姐等技艺高超的女艺人名号在宋代广为流传。

材料二   《孟子》中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隋代柳或上书认为(角抵)“内外共观,曾不相避。……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柳或的奏请,得到了当时皇家的认同。开元年间,唐玄宗同样以“伤风害政”为由禁绝广场角抵。角抵运动竞技性的增强,带来了一定的运动伤害,宋代政府也多次以诏令形式予以禁止。元代以后,汉地角抵活动日趋衰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景川《传统伦理与古代角抵治理研究》等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时期角抵运动的兴衰加以历史阐释。
2023-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1950—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表。据此可知(     

1950—1952年平均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即以上年为100)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中国

34.8

136.4

137.8

130.3

苏联

16.9

122.8

116.5

111.5

美国

8.5

115.5

107.1

103.3

英国

2.2

105.6

103.4

97.7

A.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获得成功B.苏美英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落
C.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成效显著D.冷战制约苏美英传统工业发展
2023-12-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国定进口税则后,关税税款被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关税两部分,前者照旧存入上海汇丰银行偿付外债,后者则存入上海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划分,将全部关税存入上海中央银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建设B.使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关税自主
C.扩大上海中央银行管理职能D.为全面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
8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33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农村中“商人”阶级的划分和处置。这些规定旨在(       

分类

名称

标准

处置

第一类

商人、商业资本家或农村工商业家以商业收入为全部和主要来源者。

按照地主、富农处理

第二类

地主、富农兼商人或商人兼地主、富农占有并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当地地主土地
平均值,农业收入和商业收入兼有。

第三类

小商小贩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和资本,不雇请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者。

按贫农处理

注:如因劳力不足而出租土地者,不得以地主论,被称为小土地出租者。
A.夺取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D.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10 .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 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