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部分期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刊名

创办者

创刊时间

停刊情况

主要内容

《秦劫痛话》

旅京陕西学生团

1919

不详

痛陈人民疾苦

迈进

汉中的旅京学生

1919

第15期后停刊

以砥砺学行,改良弊政为宗旨

《秦钟》

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

1920

6期后停刊

唤起自觉,介绍新知

《秦铎》

陕籍旅沪学生

1920

半年后停刊

反对旧制度,宣扬民主自由

《共进》

陕籍北京大学学生

1921

1926年停刊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贡献》

南开大学的几位陕西学生

1922

4期后与《共进》合刊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育革命

《新群》

上海大学陕西同乡会

1925

不详

宣传共产纲领,反帝反封建
A.陕西成为进步思想的中心B.北洋政府压制爱国学生的言论
C.探索救国之路是时代旋律D.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密切结合
2 . 下表是西汉和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全国所辖郡敛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C.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D.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3 .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晴雨表。下表数据反映了新中国某一历史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情况(单位:%)。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粮食商品率农副产品商品率
197820%49%
198330%55%
A.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23-02-18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说明当时
春秋时期的战争(部分)
时间事件
前714年宋殇公不按时朝见周王,郑庄公率兵伐宋。
前713年鄙国公然违抗王命,齐、郑二国联合发动了讨伐鄙国的战争
前709年芮伯姬万因与其母矛盾而被逐居于魏国后,芮更立君,周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A.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发生B.周天子仍有一定政治权威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D.传统宗法体系进一步强化
5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选举权的规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凡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为苏维埃共和国公民;享有苏维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除外。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18周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卖国贼除外。

A.体现了党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B.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完全相同
C.始终坚持打击资本家和地主D.反映了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
6 . 下表为1928—1935年中国轮船统计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日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B.表明外国侵略由沿海转向内陆
C.国家经济建设促进轮船业的发展D.表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
7 . 学者王洪军根据相关史料,统计了唐朝政府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分布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
A.北方水利技术明显领先于南方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政府政策影响经济格局的变化D.南方政治环境更安定
2020-09-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其探索成果见下表。

时间来源主要内容
1956陈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的报告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1979邓小平会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第一次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当时市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调节
1982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计划经济示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2-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市、黔南州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西汉隋唐宋朝明朝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废丞相设内阁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2020-03-23更新 | 580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示意图(部分),其中“?”处应添写的是
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国民》数种1920年左右,大中学生创办的宣传新文化的各种刊物达上百种

A.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新式印刷技术发展
D.五四运动的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