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人教网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梭伦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打击旧贵族势力,梭伦和孝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
2016-11-18更新 | 73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A.分权与制衡B.天人合一C.皇权至上D.大一统
2016-11-03更新 | 204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
A.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B.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朱子语类》载: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当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制”指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这一制度削弱了皇权
C.三省职权具有互相牵制的特点D.这一制度使皇权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存百姓”的思想
2015-10-10更新 | 331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
②唐设三省六部
③北宋设参知政事
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 . 颁布“推恩令”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