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玄武门之变”

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日:‘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日:‘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其中描述了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的故事,“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有哪些?
(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020-03-26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
2 . 辨析与考证长期以来,“主炮晾衣”说广为流传:1891年北洋舰队应邀访问日本期间,日本军官东乡平八郎窥见其主炮上晾晒着衣物,由此得出了北洋舰队军纪迟废、不堪一击的结论。

材料一   东乡平八郎说:““平远’因为故障而入港修理,我在岸边看到一门炮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

小笠原长生(作家),《圣将东乡平八郎全传》①,1939

注①:最早记述“主炮晾衣”史事,此后版本演变皆源于此,所不同者:观察方式或称东乡微服视察,或称应约登舰参观;所观察舰艇或称“济远”舰,或称“定远”舰等。

材料二   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期间登舰目击者的相关记述

《时事新报》
福泽谕吉
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值得一观之处颇多。
《每日新闻》(日本)舰长室、军官舱内装饰着各式各样的美术品,还有盆景、照片等。军医院里虽然有几名患者在就医,然而清洁异常。
日本法制局长
宫尾崎三郎
巨炮4门,直径1尺,长25尺,当时我国所未有。舰内清洁,不亚于欧洲……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舰队,定将雄飞东洋海面。

材料三   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前后中方当事人的相关电报和回忆录

李鸿章
北洋大臣
日本屡请我兵船往巡修好,现派海军提督丁汝昌统“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铁、快船,于五月二十日开赴日本。
丁汝昌
海军提督
明日带同定、镇、致、靖、经、来六船前往东洋一带操巡,所有留防之“平远”“济远”,当令先后乘间前去进坞。
陈兆锵
定远舰军官
日本派亲王宴请我全军官佐。独步蟾(注:定远舰管带)辞。询其故,则谓:日人奸究无信,胆敢妄为,深恐假藉宴会,乘我不备,攻袭我舰,我必留舰预防不测。
辨析和考证上述史料,并指出“主炮晾衣”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2024-05-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有关宋代设置“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通判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宋代中央官员数量众多
C.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五代D.宋初重视制约地方权力
2024-05-2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牵连致死者3万余人。关于胡惟庸被杀原因,朱元璋口谕:“(胡惟庸)窃持国柄,枉法污贤”,未提谋逆之事;《明太祖实录》记载:“丞相胡惟庸等谋逆”,这一说法被后世史家反复转引。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朱元璋口谕内容因具有主观因素,说法不可信
②《明太祖实录》属于官修史书,说法是可信的
③明初宰相胡惟庸被诛杀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
④探究胡惟庸被杀之因须搜集更多史料加以辨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3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5 . 史料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与该段史料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废除苛法异姓封王B.七国叛乱同姓操戈
C.裁并郡县清查田户D.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2024-01-20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学生阅读《周恩来画传》,了解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情况,摘录了如下史料,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上史料,正确的是(     
①“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③“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④周恩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的决议是“支持美国武装侵略、干涉朝鲜内政和破坏世界和平的,严重地破坏了联合国宪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
2024-01-1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90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史料,得出的结论最恰当的是(     
史料结论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商鞅变法限制贵族特权,实现富国强兵
B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诸侯王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C隋氏……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赠赉勋庸,并出丰厚隋朝粮食和物资的积储以官方为主
D(唐)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A.AB.BC.CD.D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唐朝食物的部分材料


序号内容
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刘禹锡嘉话》:“刘宴入朝,见卖蒸胡饼之处,买啗之。”
《旧唐书》:高力士“于京城西北截沣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
唐代小说《任氏传》:郑生在长安升平坊,天未亮,“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
杜佑《通典》:开元年间“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
《唐大和上东征传》:鉴真第二次东渡前在扬州购入的补给中有“干胡饼二车”
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买果子二百卅五文,沽酒□。”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甲);201号墓的彩绘劳作妇女泥俑群(乙),再现了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全过程
莫高窟第159窟的唐朝壁画(丙),胡饼位于供桌左上角

   

   

   

(1)根据材料,举例说明其体现的史料类型。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研究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证(至少运用三则史料)。
2023-09-02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